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 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血管内皮;氧化应激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机制已成为关注的焦点。有研究认为,糖尿病患者由于代谢紊乱不仅影响清除自由基的各种抗氧化酶的活性,还可导致氧自由基水平升高,过多氧自由基造成的氧化应激能对血管内皮产生毒性作用〔1〕。而血管内皮损伤在肾小球滤过屏障通透性改变、蛋白尿的发生中起关键作用〔2〕。有关DN、氧化应激及血管内皮损伤三者之间关系的报道较少。为探讨氧化应激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管内皮损伤的影响,及其在DN发病中的意义,本研究以检测外周血中循环内皮细胞(CEC)的水平作为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的评价指标,观察没有合并DN的T2DM患者与合并早期DN的T2DM患者血中的总抗氧化能力(TAOC)和丙二醛(MDA)水平,并分析两者与CEC的相关性。
1 对象与方法
观察对象明确诊断的T2DM住院患者65例,均符合1999年WHO糖尿病诊断标准〔3〕,排除心、肺、肝疾病、泌尿系感染及其他肾脏疾病,近4 w内未发生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无使用对肾脏有损害的药物。入选患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分为2组:单纯糖尿病组(SDM)20例,男11例,女9例,年龄(50
±11)岁,UAER30 mg/d;早期DN组(EDN)45例,男24例,女21例,年龄(54±9)岁,30 mg/d≤UAER300 mg/d。此外正常对照组(NC)为20例体检健康者,男12例,女8例,年龄(54±5)岁。3组间年龄、性别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观察指标及方法所有入选的T2DM者均测定空腹血糖(FPG)、血压、UAER、TAOC、MDA及CEC水平。①UAER测定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药盒购自中国原子能科学院同位素研究所。②氧化应激指标测定采用硫代巴比妥酸比色法测定MDA活性,还原法测定TAOC,试剂盒均购自南京建成生物工程研究所。③CEC检测采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
,数据用x±s表示,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及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一般临床资料比较与NC组相比,SDM组FPG和CEC数明显升高(),TAOC水平明显降低(),EDN组FPG、收缩压(SBP)、舒张压(DBP)、MDA和CEC数明显升高(),TAOC水平明显降低()。EDN组的病程、SBP、UAER、MDA和CEC数明显高于SDM组(,),TAOC水平明显降低();而FPG和DBP在2组间相比差异无显著差异(),见表1。表1 各组的一般临床资料与NC组比较:1),2);与SDM比较:3),
4)
相关及回归分析 CEC与年龄(r=,P=)、病程(r=,P=)、SBP(r=,)、DBP(r=,)及MDA(r=,P=)呈正相关,与TAOC(r
2型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与血管内皮损伤的关系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