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新乡建 “美丽乡村”建设.ppt


文档分类:建筑/环境 | 页数:约7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新乡建:“美丽乡村”建设中国民俗学会中国餐饮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江苏观光休闲农业协会副会长南京农业大学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院长杨旺生教授博士电话:84396877(办)E:******@、“美丽乡村”建设2005年10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2007年10月,党的十七大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浙江省安吉县正式提出“中国美丽乡村”计划,出台《建设“中国美丽乡村”行动纲要》,提出10年左右时间,把安吉县打造成为中国最美丽乡村。2013年,根据《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美丽乡村”创建活动的意见》(农办科〔2013〕10号),当年将遴选1000个“美丽乡村”创建试点乡村。发布“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试行)“美丽乡村”是新农村建设的升级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要国家战略。《通知》:“美丽乡村”创建试点的申报主体是村、乡(镇),鼓励符合以下条件的村或乡(镇)优先申报。(一)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农村生态和乡村文明基础良好;(二)人文风貌或自然景观等方面有一定特色;(三)申报主体和当地政府开展创建的积极性高;(四)对照《农业部“美丽乡村”创建目标体系》,通过创建能够达到预期目标。关键是(四),“创建目标体系”五大目标(产业发展、生活舒适、民生和谐、文化传承、支撑保障),实际上也就是“三农”:农业、农村、农民“三生”:生产、生活、生态(自然生态、文化生态)。互相联系,互为支撑二、“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几个问题1、盲目撤村并庄,农村农耕文化传统、原有自然生态环境遭到破坏相关部门最新的统计数字显示,我国的自然村十年前有360万个,现在则只剩270万个,一天时间消失的自然村大概有80个到100个。自然村落是长期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结果。每个家庭(土地、菜园、农舍、动植物、水、垃圾等)构成一个可持续的生态系统,村落里的每个家庭和公用设施又构成一个大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只要自然村落存在,人们就会自觉维护其生态,其生态系统就不会被破坏。撤村并庄后,原有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2、建设主体边缘化政府“操办意识”过强,将政府意志强加给农民,自上而下的建设方式,既主观粗暴地消解有形或无形的乡村文化,也人为地改变了农民的生活方式和精神家园。使农民缺乏对农村建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觉或不自觉地将自己处于农村建设的边缘地位而非中心地位。20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初的韩国新农村运动,是一场通过勤劳、自助与合作,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推动农村基础建设的运动。韩国新农村运动的开展方式是以村落为单位,通过一个农村地区居民的共同努力,共同完成农村地区的各种项目。这种地区共同体所具有的共同信念,正是大力推进新农村运动进程的内在动力。韩国的新农村运动提高了农民收入,改善了农村居住环境,拉小了城镇差距,培育了地区农民积极向上的新理念和自信心。但由于运动中官方支援占主导地位,新农村运动的物质成果在很大程度上被政治化而夸大了其经济效应。因此这种发展不具有持续性,农村经济在出现短暂复苏后又进入衰退期。

新乡建 “美丽乡村”建设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wxnt86
  • 文件大小6.40 MB
  • 时间2019-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