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肠间质瘤的诊疗超声内镜在粘膜隆起性病变中的作用对消化道管壁病变特异性敏感性高虽然不是所有病变都有特征性表现,但对某些疾病如胃肠间质瘤、食管平滑肌瘤、脂肪瘤、囊肿等。在EUS下往往有典型表现鉴别粘膜隆起性病变的良恶性几种常见上消化道粘膜隆起性病变的EUS下表现种类最常见部位起源(层)EUS表现平滑肌瘤食管、贲门2、4极低回声,多呈梭型间质瘤胃底体交界最常见,也可见4低回声,、、食管2-(GIST)是消化道最常见的间叶源性肿瘤。起源于胃肠道间质干细胞的肿瘤,是一种非肌源性、亦非神经鞘源性的肿瘤。GIST在性别上无明显差异,但多发于中老年人。易发高峰年龄50-70岁。GIST年发病率1-2/10万,平均发病年龄约60岁。GIST可发生在消化道任何部位,最常发生在胃(50%-65%)和小肠(20%-30%),其余好发部位为结直肠(5%~10%)和食管(5%)。临床表现胃肠间质瘤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早期诊断困难。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腹痛腹胀,其次是消化道出血和不明原因的贫血。辅助检查最有帮助的检查方法是内镜、超声内镜、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化、CT等手段。最终确诊还依靠病理检查和免疫组化活检原则:对于大多数可以完整切除者不推荐活检及穿刺危险度GIST良恶性界限不清,是一种潜在恶性的肿瘤。即使是良性的肿瘤,在10年后也出现了恶性转化因此美国国立卫生院(NIH)制定了GIST危险分级。分为极低危、低危、中危、高危。肿瘤大小和有丝分裂率是最重要也是公认的,判断不良预后的预测指标。此外,肿瘤的部位也是影响预后的一个因素。
[医学]胃肠间质瘤的诊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