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收账款管理办法20163应收账款管理办法编者:邓钰丰目的为了加强公司对应收账款的管理,避免、减少坏账损失,提高公司的经济效益,制定本办法。范围本办法适用于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各相关部门。本办法明确了应收账款的事前、事中、事后控制措施,参与应收账款管理活动的相关部门的职责,坏账核销管理程序及奖惩条例。定义“应收账款”:公司在正常的经营过程中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应向购买单位收取的款项。本公司按应收账款产生标准,将应收账款分为“账面应收账款”和“合同应收账款”。“账面应收账款”:已开具发票但尚未收回的款项。“合同应收账款”:根据合同文本签订的付款方式,逾期未收回的款项。原则对应收账款事前、事中、事后全程管控。“谁销售,谁回款”原则。销售部门为应收账款的责任主体,财务部为应收账款的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分析与考核,及时提示问题和防范风险。应收账款与考核、奖惩机制相结合原则。集中清收与日常管理相结合的原则。控制应收账款的催收成本。具体措施事前控制(签约到发货/实施)客户信用评级。建立客户信用评级制度及合理的信用政策。信用评级主要根据客户的注册资本、财务状况、历史欠款情况等进行不断更新。信用政策主要包括信用额度和信用期限两方面内容。合同条款。销售合同中需明确的条款:付款方式需符合客户信用评级对应的政策,超出权限需逐层审批。合同须有条款:“买受人未履行支付价款或其他义务的,标的物的所有权属出卖人”。避免客户因破产而将货物作为破产财产。合同内仲裁、法律诉讼条款需尽量签订为有利于我方节约催款成本的方式。第三方担保。对于信用评级较低的客户,签署新的销售合同前,需让对方提供第三方担保。事中控制(发货/实施到付款期限前)合同项目的发货数据、工程实施情况及时更新,销售部门根据合同签订的付款方式,在应付款项到期前提醒客户付款。定期与客户对账。每月将发货数据等关键信息与客户进行核对,并对未执行完毕的合同项目形成双方认可的纸质文件或电子邮件。事后控制(欠款到追收)应收账款分类。根据客户欠款的具体情况,将应收账款分为“无力付款”和“故意拖欠”两大类,并配合奖惩机制进行催收。针对“无力付款”情况,尽早通过审计法务部走法律程序减少损失。针对“故意拖欠”情况,需按催款步骤进行追收。供参考的催收方法:“讲理法”、“疲劳战法”、“激将法”、“软硬兼施法”等。应收账款催收步骤:电话催收→信函通知→派人面谈(需尽量形成应收账款纸质确认单或录音)→诉诸法律→启动债权人申请破产程序。集中清收。每年7月为公司陈欠款专项清收督导月,广开渠道,多方清收,千方百计回收欠款。风险转移。根据公司需要及金融环境情况,考虑应收账款抵借或让售融资。管理部门与职责分工销售部门收集客户基础信息,并提交给营销管理部作为客户信用评级的一部分。销售合同条款按照客户信用等级对应的付款方式进行谈判,并将标的物在付清款项前的所有权归属、仲裁/法律诉讼等条款按要求列入合同。对于信用评级较低的客户,签署新的销售合同前,负责提供客户的第三方担保资料。按客户设置应收账款台帐,详细记录应收账款基础资料。包括每个客户的信用额度、信用期限、每笔业务的合同编号、经办人员、发货记录、发票和回款记录,以及对账、催收记录。根据合同签订的付款方式,在应付款到期前提醒客户付款。每月将发货数据等关键信息与客户进行核对,并及时提交开票申请,对未执行完毕的合同发货数据形成双方认可的纸质文
应收账款管理办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