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痛的护理癌性疼痛是疼痛部位需要修复或调节的信息传到神经中枢后引起的感觉,别名,癌痛,晚期癌痛,是造成癌晚期患者主要痛苦的原因之一。在疼痛患者中,因各种原因使50%~80%的疼痛没有得到有效控制。(1)根据疼痛持续时间分类:1)急性疼痛,短期存在,少于2个月多起源于新进的躯体损伤,是损伤的直接作用如手术、)慢性疼痛,持续3个月或以上,多数与以往的损伤有关,但不仅是损伤本身的影响,还受许多其他的因素影响(心理,社会,经济等)目前被认为是一种疾病(2)依发生部位分类:1)内脏性疼痛,包括钝性、绞榨性疼痛,定位不准确2)躯体性疼痛,定位准确,刀割样、针刺样疼痛常见骨髓和软组织疼痛3)神经病理性疼痛,自发的、烧灼样、触电样疼痛。,收集疼痛主诉的详细病史,了解疼痛的强度,性质,时间,减轻或加重因素,评估影响疼痛的心理与社会因素,初次评价后止痛方法因人而异,疼痛处理后需再次评估。(1)文字描述评分量表(VDS):把一条直线分为5分,每个点表示不同的疼痛程度(0=无痛,1=微痛,2=中度疼痛,3=重度疼痛,4=剧痛),VDS表醒目,便于理解,但难以运用于不能识别文字者。(2)数字评分量表(NRS):由0~10共11个数字组成,0表示无痛,10表示最痛。NRS精确,简明,但难以应用于没有数字概念的婴儿。(3)视觉模拟评分表(VAS):让患者将日间数次疼痛程度记录在一条长10cm的线上,最左端表示无痛最右端表示疼痛难忍。让患者根据自我的感觉在横线上画一记号,表示疼痛程度,此法简便易行。Wong-banker面部表情量表法(七岁以下儿童或认知障碍成年人的疼痛评估),是简单,经济,科学的给药方法。稳定的血药浓度,效果满意,副作用小,易于调整剂量,由自主性不易成瘾,不易耐药。按阶梯给药第一阶梯轻度疼痛给予非阿片类(非甾类抗炎药)加减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包括扑热息痛、阿司匹林、双氯芬酸钠(钾)、布洛芬、芬必得(布洛芬缓释胶囊)、消炎痛、吲哚美辛、等等。第二阶梯中度疼痛给予弱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常用药物有可待因、强痛定、曲马多、奇曼丁(曲马多缓释片)、、等等。第三阶梯重度疼痛给予阿片类加减非甾类抗炎药和辅助止痛药。可产生耐受,需适当增加剂量以克服耐受现象。常用药物美施康定(吗啡控释片,可直肠给药)、奥施康定(羟考酮缓释片)芬太尼透皮贴等等。(3)按时给药,即按照规定的间隔时间给药,如每隔12小时一次,无论给药当时病人是否发作疼痛。而不是按需给药,这样可保证疼痛连续缓解。(4)个体化给药,对麻醉药品的敏感度个体间差异很大,所以阿片类药物并没有标准量。应该说凡能使疼痛得到缓解并且副反应最低的剂量就是最佳剂量。(5)(1)心理护理因人,因病施护,包括谈心,释疑,暗示,分散注意力等语言性护理和表情,动作,眼神,仪表等非语言性护理。具体干预措施1)创造舒适安静的住院环境。2)建立密切的护患关系,充分理解患者的心情,帮助患者树立信心,鼓励患者讲出忧虑和痛苦。3)做好患者的健康教育,使患者学会疼痛的评估,纠正对止痛药物的错误观念,指导合理用药。4)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淡化患者角色,瞩患者尽量生活自理,鼓
癌痛的护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