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课程介绍.doc


文档分类:通信/电子 | 页数:约15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0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课程介绍《电路分析》课程简介Circuit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4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自动化专业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电气工程与自动化专业课程学时/学分:48学时/3学分(其中理论教学40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内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和自编实验教材。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RLC电路的阶跃响应;⑹元件参数的测量;⑺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RC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分析》张永瑞杨林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3、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电路分析》课程简介(控制类强化班)CircuitAnalysis一、课程编号:010101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院定必修课适用专业:控制类强化班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实践教学8学时/)先修课程:高等数学、普通物理三、内容简介:《电路分析》是控制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基本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与其它专业相比加强了三相电路和双口网络的内容。另外,在实践性教学方面,有配套的实验教学和自编实验教材。自1986年开始就已实现一人一组做实验。按大纲要求的实验开出率达100%,在保持一些必要的验证性实验和综合性实验外,还适当地增加了一些设计性实验或部分科研课题,亦有意识地设置了部分开放性实验。目前所开实验如下:⑴实验室基本知识及万用表的使用;⑵线性网络几个定理的验证;⑶常用电子仪器的使用;⑷RC电路的阶跃响应;⑸RLC电路的阶跃响应;⑹元件参数的测量;⑺LC元件基本特性的测量;⑻RC网络频率特性的研究;⑼电路谐振特性的研究;⑽RC双T网络带阻特性的研究。四、选用教材:1、教材《电路分析》张永瑞杨林耀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年2、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周围主编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年 3、参考书《电路分析基础》李瀚荪编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3年《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简介一、课程编号:010101、010102二、课程类型:课程性质:必修课适用专业: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大类课程学时/学分:64学时/4学分,7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56学时/,实践教学16学时/1学分)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工程数学三、内容简介:《电路分析基础》是通信工程、电子信息工程、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生物医学工程、计算机大类等专业的一门重要的必修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研究电路的基本定理、定律、基本分析方法及应用。其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理解电路分析的基本概念,掌握其分析方法、定理和定律并能灵活应用于电路分析中,使学生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得到培养和提高,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奠定坚实的理论基础。《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主要讲授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分析方法。1、基本概念:主要涉及⑴电路元件、无源元件(电阻、电感、电容、耦合电感、理想变压器)、有源元件(电压源、电流源和受控源);⑵电路与电路模型、稳态电路(直流稳态电路、正弦交流稳态电路)、动态电路(直流动态电路、交流动态电路);⑶电路分析中的基本物理量,如电压、电流、功率、能量、电荷、磁链。2、基本理论:⑴两类约束关系:元件约束,描述元件自身的电压电流特性VAR;拓扑约束,描述与节点相连的各支路间电流关系的KCL和描述组成回路的各支路间电压关系的KVL。⑵网络定理。主要

重庆邮电大学通信学院课程介绍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ixingmaoj
  • 文件大小332 KB
  • 时间2019-08-16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