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一虎一席谈》.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评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辩论类谈话节目以其话题贴近现实,形式生动活泼,备受广大观众注目。但是,辩论毕竟不是聊天,它需要旗帜鲜明的立场,是非清楚的对立,胜败了然的结果。《一虎一席谈》作为一档辩论类节目,主持人没有明确的立场,辩论双方不分胜负,最终也得不出合理的结果。四十多分钟的节目,常常变换多个主题,每个问题都无法争论清楚,造成观众思想混乱。关键词:传播;信息;舆论引导一、无立场的辩论《一虎一席谈》是一档交锋非常激烈的辩论节目。一期节目,能够在短短的四十几分钟内抛出多个话题。每个话题的辩论过程中,嘉宾与嘉宾,嘉宾与观众,以及现场观众之间,时常冲斥着浓烈的火药味,也经常出现头脑发热的争吵。每一次的唇枪舌剑过后,都会向观众传达大量的“信息”。用香农对信息的定义,即“所谓信息,就是可以消减或消除"不确定性"的内容”[1]来衡量,《一虎一席谈》的争论过程,确实存在值得商榷之处。在节目的整个谈话过程中,虽然有众多观点和不同声音的交锋,但是,从争论双方来说,基本都是为了表现自身观点而进行争论;从主持人来说,缺乏积极主动的引导,而主要以尽力使双方保持均势,让现场更热闹为原则。主持人对各种观点进行包容的做法,造成了大量无法消减或消除的不确定性内容。使得激烈的思想冲突不能得到有效的统一,不但无法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反而造成了思想的混乱和认识的模糊,让观众看过节目之后一头雾水,无所适从。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关于《“先跑老师”是否该跑》那期节目所产生的恶劣效应。在该期节目中,“先跑老师”范美忠,首先重新定义了师德,说老师的职业操守是“启迪大家思想、智慧,能够让学生的才能得到创造性发挥”。对于“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为人师表”这些说法,他“反对神圣这个提法”。接着又对中华民族一向重视的“舍小己,为大我”的精神进行了批斗,“没有人是神圣的,也没有什么职业是神圣的”。他毫不掩饰地说:“这个社会哪有什么公德,无非就是一群人的私德、私利而已。你为他的孩子牺牲了,可是你的母亲、你的兄弟、你的老婆、你的孩子的悲痛欲绝,却不在他的考虑范围之内。他只想着自己的孩子保住了。然后送你一个看似光荣实则无用的烈士的称号。”范美中接这讲,牺牲自己生命已经不是底线道德,而是神圣道德。他不想为神圣道德牺牲自己,别人也没有权力用它指责他。面对范美中的上述言论,有社会责任感的节目主持人,应该把讨论的焦点引导到如下三个方面:一,范美中将自己在事件中的行为定义为没有履行神圣道德是否恰当;二,一个普通教师是否适合去给教师的职业操守这个古已有之的行业准则重新下定义。可是,主持人胡一虎依旧保持了他的“神圣中立”。在日常生活中,一个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情况下谋取自身利益,是无可厚非的。人们没有权力要求他人放弃底线道德,实践神圣道德,因为这无疑是在剥夺一个凡人的选择权,强行把他推向圣人的位置。但是,人们有权要求每一个人践行底线道德,尽一个凡人应尽的责任和义务。家长把孩子送到学校,交给教师,既希望他能学到知识,也希望他学会做人,更希望他在各方面得到保护。如果学校只教知识,不管做人,更不管学生的安危,那么,哪个家长敢把骨肉送到学校呢。因此,在面临危险的时候,保护学生的安危,是教师底线道德的一个组成部分,对此,每一个教师都有践行的义务,谁不践行,就是突破了道德底线,就应受到口诛笔伐。范美忠作为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普通教师,居然给至

《一虎一席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luciferios02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