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汤池中学小学部任少云【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一课《生活中的比》的第一课时。【教材分析】《生活中的比》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开篇课。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理解比的意义和体会比的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北师大教材设计的最显著特点就是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和学习经验,设计“图形的缩放”“速度”“与水果价格”等情境活动,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背景,其中渗透“图形的缩放”是同类量的比较,“速度与苹果价格”是不同类量的比较。让学生充分体验生活中的比,在这样的基础上再抽象出比的概念,介绍比的各部分名称。这样处理更能让学生体验比的意义、价值和引入比的必要性,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以及比例的知识奠定基础。【学生分析】本课内容是学生在学习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百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虽然有的学生在生活中已经接触比,但对比的理解仅仅停留于形式上。因此,教学力求通过具体材料帮助学生达成对比的概念的真正理解。教学设计中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和需要,借助系列情境,设计一些生活中具有趣味性的、挑战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使学生在丰富、有趣的学习情境中逐步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教学目标】1、经历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比的过程,理解比的意义。2、能正确读写比,理解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3、能利用比的知识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觉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各部分的名称,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尺子【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比。(一)情境:喜洋洋破案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羊村发生了一起特大失窃案,喜洋洋接到通知后立即赶到现场,这时罪犯已经逃走,现场只留下一个脚印,喜洋洋仔细观察完现场后只是量了量脚印的长20厘米,就果断地推算出疑犯的身高。你想知道这里面的奥秘吗?通过今天的学习你就能揭开其中的奥秘。【设计意图】从同学们非常喜欢的喜洋洋破案故事入手,挑起学生探究的热情和兴趣,引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联想和猜测。(二)情境一:哪些照片更像?1、生活中很多同学都喜欢照相,有的同学把照得好的相片放大后挂在家里欣赏,有的把相片缩小放钥匙扣上。淘气和大家一样也喜欢照相,他也把这张照片A(出示图A照片规格6×4)做了放大、缩小的处理,想请同学们帮他挑选照片:学校为了表彰淘气在刚结束的“希望杯”数学知识竞赛中获得金奖准备粘贴海报对他进行表彰,请同学们为他选一张大照片,同时再选一张小照片用来订做校牌。2、多媒体课件展示:淘气的照片。提出问题:(1)观察照片,应该选哪张照片粘贴海报?哪张订做校牌?(2)为什么不选择图片C或图片E呢?(3)这些图片像与不像与图片的什么有关呢?引导学生大胆猜测:会不会与图片长、宽有关。3、接下来我们研究这些长方形的长与宽,找找他们之间的关系,为了方便大家研究我们把这些图片放入方格纸中,(课本111页)小组合作共同探究。(1)小组交流自己的发现。(2)全班汇报完成填表长方形长宽长是宽的几倍宽是长的几分之几A    B    C    D    E    【设计意图】从学生的身边情境入手,激发学生的研究欲望。4、提出问

《生活中的比》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miaoshen1985
  • 文件大小413 KB
  • 时间2019-0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