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传散文
司马迁
司马迁(前—?),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县)人。汉武帝元
封三年,继父职任太史令,几年以后便开始了《史记》的写作。后因李陵事
件而受了宫刑,出狱以后继续写作《史记》。在这部著作基本完成的时候就
逝世了。《史记》分“本纪”、“世家”、“列传”、“书”、“表”五个
组成部分,共万多字,记述了上自黄帝,下至汉武帝之间大约年的
历史,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的通史。它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典范,鲁迅曾
称它是“史家之绝唱,无酌之离骚”。
项羽本纪
项籍者,下相人也,字羽。初起时,年二十四。其季父项梁,梁父即楚
将项燕,为秦将王翦所戮者也。项氏世世为楚将;封于项,故姓项氏。
项籍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项梁怒之。籍曰:“书足以
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
籍大喜,略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项梁尝有栎阳逮,乃请蕲狱掾曹咎书,抵栎阳狱掾司马欣,以故事得已。
项梁杀人,与籍避仇于吴中,吴中贤士大夫皆出项梁下。每吴中有大繇役及
丧,项梁常为主办,阴以兵法部勒宾客及子弟,以是知其能。
秦始皇帝游会稽,渡浙江。梁与籍俱观。籍曰:“彼可取而代也!”梁
掩其口,曰:“毋妄言,族矣!”梁以此奇籍。
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
秦二世元年七月,陈涉等起大泽中。其九月,会稽守通谓梁曰:“江西
皆反,此亦天亡秦之时也。吾闻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吾欲发兵,使公
及桓楚将。”是时桓楚亡在泽中。梁曰:“桓楚亡人,莫知其处,独籍知之
耳。”梁乃出,诫籍持剑居外待。梁夏入,与守坐,曰:“请召籍,使受命
召桓楚。”守曰:“诺。”梁召籍入。须臾,梁眴籍曰:“可行矣”!于是
籍遂拔剑斩守头。项梁持守头,佩其印绶。门下大惊,扰乱,籍所击杀数十
百人。一府中皆慑,莫敢起。
梁乃召故所知豪吏,谕以所为起大事,遂举吴中兵。使人收下县,得精
兵八千人。梁部署吴中豪杰为校尉、候、司
马。有一人不得用,自言于梁。梁曰:“前时某丧,使公主某事,不能办,
以此不任用公。”众乃皆伏。
于是梁为会稽守,籍为裨将,徇下县。⋯⋯
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言于项羽曰:“沛
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曰:“旦日飨士卒,
为击破沛公军!”当是时,项羽兵四十万,在新丰鸿门;沛公兵十万,在霸
上。范增说项羽曰:“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
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
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
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
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
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
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
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
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
“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
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
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
“吾入关,秋豪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
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
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
“诺。”
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
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
诺。
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
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
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卻。”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
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囚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
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
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
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听虏。”庄则入为寿毕,曰:
“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
【工具辅导类】学友文库史传散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