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县旅游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录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2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2
二、发展旅游业面临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2
三、旅游业发展的优势 3
四、旅游业发展的机遇 3
第二章旅游资源结构及评价 4
一、旅游资源结构分析 4
二、旅游资源综合评价 6
三、旅游资源开发层次 7
第三章旅游客源市场分析与预测 7
一、市场现状与结构 7
二、客源市场预测 9
第四章旅游发展战略 10
一、规划指导思想与基本原则 10
二、旅游区性质定位与旅游业的产业地位 11
三、规划目标与实现目标的步骤 12
四、总体布局与旅游分区 14
第五章旅游产品开发 16
一、旅游产品定位 16
二、旅游产品类型 17
三、旅游线路组织 19
第六章旅游项目开发 20
一、重点旅游开发项目 20
二、辅助旅游开发项目:红岩休闲度假旅游开发项目 25
三、后续旅游开发项目:牛街历史文化旅游开发项目 26
四、旅游项目开发时序 27
第七章旅游形象策划与市场营销 28
一、旅游形象策划 28
二、旅游目标市场定位 30
三、旅游市场营销策略 30
四、旅游市场营销经费估算 31
第八章旅游产业结构 31
一、直接产业要素 31
二、基础产业要素 32
第九章旅游环境保护 33
一、旅游环境保护目标 33
三、重点旅游资源保护 35
四、旅游环境保护的保障措施 36
第十章保障体系与对策措施 37
一、实施以政府为引导的旅游产业发展战略 37
二、建立多元化旅游投融资体系 38
三、加快建立旅游企业市场化经营机制 39
四、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 40
五、提高旅游开发的科技创新水平 40
六、建立高素质的旅游专业队伍 41
前言
弥渡县位于云南省西部,大理白族自治州东南,紧邻州府大理市,是昆明通往滇西和滇西南的咽喉要地。“九五”期间全县国民经济获得了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综合经济实力明显增强。由于弥渡县仍然是一个农业县,农业人口比重大(%),城镇化水平低,工业基础薄弱,财源单一,财政困难;广大农村虽然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但农民增收难度很大。为了把旅游业培育成为全县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支柱产业之一,使发展旅游业成为广大农民巩固温饱奔小康的重要途径,保证全县旅游业健康、有序、快速地发展,县委、县政府决定编制弥渡县旅游发展中长期规划。
弥渡县作为大理州的一个县,其旅游开发必将受到大理州旅游开发的深刻影响。弥渡县必须慎重选择具有差异性、独特性、互补性的优势旅游资源进行重点开发、深度开发,才能推动旅游业获得稳定、持续的发展。
大理州旅游开发较早,是全省著名的旅游大州,形成了苍洱风景区、鸡足山风景区、石宝山风景区、巍宝山风景区、水目山风景区、茈碧湖温泉疗养区等享有不同知名度的旅游区,大理旅游已步入了建设世界旅游胜地的二次创业时期。弥渡县风光秀丽,气候温和,“九山一坝”、“水乡泽国”、“文献名邦”孕育了“一棵柱子”——南诏铁柱、“一把扇子”——弥渡花灯、“一首名曲”——《小河淌水》、“一座名山”——太极顶、“一位英雄”——彝族农民起义领袖李文学、“一座奇桥”——天生桥等丰厚的自然和人文旅游资源,具有较好的旅游资源与区位交通优势。但与州内旅游发达市、县相比较,弥渡旅游开发滞后,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至今尚未形成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景区。州内已开发的“五山一湖”(苍山、鸡足山、石宝山、巍宝山、水目山、洱海)和“两大古城”(大理古城、巍山古城)景区,对于弥渡县山水旅游资源和南诏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将是激烈的近程市场竞争对手。对比弥渡县与周边市、县的主要旅游资源状况,在大理州境内弥渡县以其独具特色的汉族文化传承以及汉文化与地方民族文化的融合,特别是民歌、花灯更显其文化个性,可作为周边市、县的文化互补。鉴于此,弥渡县的旅游开发必须以地方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为切入点,以“南诏铁柱”、“歌源灯乡”、“太极神韵”、“天桥奇观”为依托,强化旅游产品的原真性和深涵性,突出“歌源灯乡”、“史迹胜地”创精品,改善设施壮产业,加大促销拓市场,做好、做大弥渡县旅游业。
《弥渡县旅游发展规划(2002~2020年)》将作为弥渡县今后20年旅游发展的行动指南,《弥渡县旅游发展规划(2002~2020年)说明书》是实施规划的参考文件,县委、县政府要建立健全实施规划的监督和跟踪制度,以行政手段保证规划的实施,并根据实际情况对规划进行修正。
第一章旅游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弥渡县的旅游业起步较晚,2001年全县接待游客95026人次,其中外国游客8人次,旅游总收入504万元人民币。
一、旅游业发展现状
旅游资源初步开发:弥渡县旅游资源类型较多,目前已
弥渡县旅游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