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后一片叶子(美国)欧·亨利莫泊桑:法国短篇代表作:《羊脂球》、《项链》、《我的叔叔于勒》契诃夫:19世纪末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短篇小说代表作:《变色龙》、《套中人》(装在套子里的人)等欧亨·利:美国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项链:玛蒂尔德是一位漂亮的女子,她的丈夫是一个普通的小职员。她虽然地位低下,却迷恋豪华的贵族生活,为了出席一次盛大的晚会,她用丈夫积攒下的400法郎做了一件礼服,还从好友那里借来一串美丽的项链。在部长家的晚会上,玛蒂尔德以她超群的风姿出尽了风头,她的虚荣心由此得到了充分的满足,可她竟然把借来的项链丢失了,在这种情况下,她只有隐瞒着好友,慢慢来赔偿。从此,夫妇俩度过了10年节衣缩食的生活。在这艰难的积攒过程中,玛蒂尔德的手变得粗糙了,容颜也衰老了。后来,她偶然得知了她丢失的那条项链不过是一条价格低廉的人造钻石项链,而她赔偿的却是一挂真钻石项链。就这样玛蒂尔德白白辛苦了10年。*最后一片叶子*欧·亨利(1862—1910),美国杰出的短篇小说家。被誉为“世界短篇小说之王”“曼哈顿的桂冠诗人”。他的代表作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等。他的作品以新颖的构思、诙谐的语言、悬念突变的手法表现了二十世纪初期的美国社会,极富生活情趣,被誉为“美国生活的幽默百科全书”。麦琪的礼物:妻子黛拉和丈夫吉姆在纽约过着贫困的生活,每天都要仔细计算努力节俭才能勉强度日。但圣诞节快到了,黛拉非常想给吉姆买一件礼物,买一件好的、稀罕的、有价值的东西,一件多少能配得上他,让他称心如意的东西。黛拉认为只有这样的东西才能让吉姆快乐,才配得上她对吉姆的爱情。不过现实是残酷的,黛拉只有一块八毛七分钱,而她所希望的东西至少要20块。不过她想出了办法,那就是卖掉她引以自豪的,又是吉姆最喜欢的一头美丽的长发--他们两个的珍宝之一。他们的另一个珍宝是吉姆祖传的怀表。黛拉用头发换来了20块钱后,经过仔细寻觅。终于找到了一条朴素高雅的白金表链,配吉姆的表非常合适,花了21块钱。回到家后她开始担心吉姆是不是还会觉得她漂亮,因为她现在头上烫着短短的的发卷。吉姆终于回来了,并用一种奇怪的目光盯着她,然后让她打开一个小包--吉姆给她的礼物--一套嵌着宝石的玳瑁梳子,黛拉梦想中的梳子,正好用来装饰她美丽头发的梳子。然后她把表链给吉姆看,但吉姆已经用不着表链了,他把怀表卖了给黛拉买了梳子。虽然他们的好意落空了,但这并不是一个因事与愿违而令人遗憾的结局,黛拉和吉姆之间体贴入微、相濡以沫的感情才是彼此最珍贵的礼物,所以欧·亨利把它命名为麦琪的礼物,是神圣的,充满爱的,寓意深远的礼物。作者简介:出生于美国南部北卡罗来纳州的一个小镇,干过多种营生,后在银行工作时由于账务上的事于1897年入狱,1901年出狱后在纽约靠写作为生,经常混迹码头、贫民窟、血汗工场、小酒店和下等剧场。他的作品反映了社会底层人民的痛苦,语言幽默,结构巧妙,结局总出人意料。当时的美国社会:正值美国内战后的“镀金时代”,拜金主义盛行,坑蒙拐骗样样齐全,贪污舞泛滥成灾,似乎只人能赚到钱便是成功,并不问问钱的来历是否清白合法,金钱的占有程度成了人们关注的中心,与欧·亨利同时代的马克·吐温说得好:“在世界上任何地方,贫穷总是不方便的。但只有在美国,贫穷是耻辱。”欧·亨利笔下的芸芸众生就是生活在这样一个金钱主宰的世界中,他们的处境动机,他们的的喜怒哀乐,大都与金钱的占有有关。*最后一片叶子*小说按篇幅的长短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短篇小说、小小说等。小说有三个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环境(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体。(1)不速之客:(2)自诩:(3)邋遢:(4)鄙薄:凶神恶煞、鬈曲、昂首阔步、横行无忌*最后一片叶子*未被邀请突然到来的客人轻视、、不整洁自我夸耀横七竖八()瘟神()鄙薄( )够呛()邋遢( )自诩()*最后一片叶子*用简洁的话概括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点明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梳理情节的发展变化。整体感悟
最后一片叶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