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低血压的护理进展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措施。方法:回顾性总结了血液透析患者发生低血压的原因,通过改变透析模式、改善心脏功能、减少超滤、主张短时多次透析,同时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增加营养,提高血红蛋白,避免透析中进餐,透析过程中,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结果:采用低温、可调钠、序贯透析、短时多次透析,同时提高患者血浆蛋白,提高血浆渗透压,可减低透析中低血压的发生率。结论:改变透析模式,护士要加强责任心,勤巡视,勤测血压,发现低血压先兆,即时处理,从而保证患者生命安全,保证透析质量。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护理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患者有效治疗方法之一,而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是透析急性并发症之一,其发生率25%-30%[1],国内有学者报道[2]其发生率高达50%-70%。低血压不仅影响患者透析的效果,而且危及患者的生命,现将其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综述如下。
1低血压发生的原因
:血液透析开始时,由于引血致体外,使体外循环血流量增加,造成血管内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回心血量减少,心输出量降低,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在透析中后期,由于超滤总量过多,超滤速度过快,当超滤率大于毛细血管再充盈率,超滤总量超过体重6%-7%[3]时,易引起有效循环血量不足,导致低血压;另外,在透析的过程中,随着尿素、肌酐等溶质的清除,血浆渗透压迅速下降,并低于血管外液时,血管内的水分向组织间隙和细胞内移动,致使有效血容量减少,导致低血压;此外,透析中进餐,可引起迷走神经兴奋,胃肠道血管扩张,血液分布于消化系统,使有效循环血量减少,从而诱发低血压。
:如糖尿病、高血脂症引起的血管硬化,会造成血管弹性和顺应性下降,易导致低血压发生。
:植物神经功能紊乱也是出现的低血压的重要原因之一。50%以上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存在植物神经功能障碍,%[4],%,低血压的发生可能与超滤后期交感神经张力降低,血管对交感神经刺激的反应性降低有关[5]。
、容量负荷过大、贫血等多重损害,导致心室扩大和心功能减退,最突出的特点是向心性左心室肥大和左室舒张功能异常。左室舒张末期压力上升,扩张充盈受限,心输出量降低,在透析中易发生心律失常、心率衰竭、心源性休克,导致低血压。
、透析器破膜、内脏出血,导致患者低血压。
:透析液温度[6]超过36℃,皮肤、肌肉等血管会反射性扩张,容量血管开放,外周血管阻力下降,回心血量减少,心搏出量下降,易引起低血压。此外,透析前服用降压药或镇静剂,可抑制血管收缩,使血管处于扩张状态或降低交感神经兴奋性,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贫血,血红蛋白过低,血浆胶体渗透压过低,也是引起血压下降的原因之一;此外,醋酸盐透析也容易引起低血压[7]。
2预防措施
,引血速度要慢,血流量由50ml/min开始,逐渐增加至200ml/min,并密切观察低血压的发生。要根据病史经常评估干体重,每次超滤量应不超过体重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透析时低血压的护理进展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