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城镇巴渝新居及农村危旧房改造调研永城镇农村危旧房改造情况永城镇中华村确定为綦万高速公路沿线危旧房改造市级示范点以来,我镇按照县里的工作部署和质量要求,全力抓好每个工作环节,在探索中分类推进,在实践中解决难题,示范点建设工程全面推开。一、农村危旧房改造取得的成效。(一)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显著改善。2010年永城镇农村危旧房改造包括中华、大兴、大桥、复兴、瀛山、黄沙、温泉7个村,全镇546户危改目标任务,实际建设810户。硬化院坝5500平米,改厕551户、改灶230户、改水430户、新建沼气200口,投资120万元完成敬老院改扩建。实施高速公路通道绿化1930亩、庭院绿化310家,。生活垃圾清运率达到90%,沼气普及率及三改(改灶、改厕、改圈)综合配套率达到80%以上,通信网络全覆盖,电力、电视入户率达到100%;同时,完成了投资250万元的土地整理开发项目。引进业主9个,土地流转面积达20350亩。(二)农民收入显著增加。产业是新村建设的基础,从去年开始,永城镇按照“发展产业保增长,加大投入建设施,强化服务惠民生”开发总体思路和要求,永城镇立足自身的优势资源,本着农民自愿、实事求是的原则,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在充分征求群众的意见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通过政府和群众的共同努力,已初步形成了养殖业、蔬菜、花卉苗圃、杂柑、花椒五大经济产业为主导的发展格局。其中,全镇发展蔬菜9550亩,花椒9000亩,成片莲藕500亩,艺术黄桷树培育300亩,香椿、桂花、红叶杨等苗圃1000亩。依法办理土地流转面积20350亩,发展蔬菜种植大户11户。2010年为配套新农村的建设成果,提高农民群众的收入,中华村示范点内开办了4家农家乐,成功在示范点举办年猪文化节活动,2010年,永城镇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650元,%。(三)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情况的评价。永城镇通过农村危旧房改造,有力地促进了各项工作全面发展。新农村建设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余、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坚持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以农民持续增收为核心,农业产业化提高和农民素质提升为重点,严格落实各项惠农政策,进一步夯实农村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农村经济运行品质和效益,全面发展农村社会事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二、危旧房改造的主要经验。(一)农村危旧房改造工作的主要做法及创新措施。为扎实开展中华村新农村示范建设和危旧房改造,我们着力抓了三个方面的工作。1、加强组织领导。成立了工作领导班子,抽调32名工作人员组建了6个危旧房改造工作小组,制订了我镇《农村危旧房改造试点区工作的实施意见》和以中华村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项目进度推进工作安排》,与各村签订了目标责任书。为加快建设,出台了鼓励政策:农户自建的,每户补助资金6000元,6月10日前建完的另奖励2000元;委托专业施工队建设的,其新修的房盖、墙体、墙面搓沙等,由农户出资建好后交施工队完成后期建设,镇政府与施工队结算。2、确定农房改造对象。按照县里的要求,我们通过实地勘察,定位置、定农户,将县里下达的危旧房改造任务逐一分解落实到高速公路沿线的中华、大兴、大桥、复兴、瀛山、黄沙、温泉7个村。3、加大宣传发动。我们在召开镇、村、社三级干部参加的誓师大会基础上,各工作组深入村、社和农户召开各
永城镇巴渝新居及农村危旧房改造调研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