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析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doc


文档分类:经济/贸易/财会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析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浅析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N·格里高利·曼昆是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也是一位高产学者,著作颇丰。其著作《经济学原理》以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案例诠释经济学的基本理论,为经济学界所称赞。曼昆在《经济学原理》中提出了著名的“经济学十大原理”,言简意赅地概括了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的主要基本经济理论,也构成了《经济学原理》这本书的主要框架。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稀缺资源的有效配置,也就是研究如何理性决策的学科。经济学假定人是“理性人”,“理性人”追求如何在既定的约束条件下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理性人”与“自私人”不同,“自私人”追求利己主义,而“理性人”可能利己,也可能利他。理解一些经济学理论,有助于帮助我们摆脱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各种“囚徒困境”。曼昆的“经济学十大原理”对现实生活中的决策具有良好的指导意义。原理一:人们面临权衡取舍。资源具有稀缺性,人们不得不在既有的约束条件下最优化自己的选择,以期取得最大的效用,这种选择也就是权衡取舍。权衡取舍的根源就是资源的稀缺。比如人们在收入水平的约束下消费各种商品,当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相切时,消费者的效用达到最大化。然而此时消费者就不得不面临权衡取舍,这种权衡取舍依赖于消费者对该两种商品的偏好,通常表现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机会成本也是权衡取舍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原理二:某种东西的成本是为了得到他而放弃的东西。由于人们面临权衡取舍,所以,作出决策就是要比较可供选择的方案的成本和收益,虽然有时这种成本不是很明显。这一原理就是平时我们所说的机会成本概念。人们在社会中活动,时刻面临着机会成本。这种成本可能很小,比如你选择学习知识,而不是选择睡觉,此时的机会成本就是你选择睡觉所能带给你的效用。有时这种成本也可能很大,比如你选择大学毕业后选择考取研究生学位,准备继续深造,而不是选择毕业后选择去工作,此时的机会成本就是选择去工作所能带来的各种收益,如工资收入,工作经验等。原理三:理性人考虑边际变量。“边际”原本是以数学概念,衡量自变量变动所引起的因变量的变动的关系。直到19世纪70年代边际效用学派的出现,边际理论才逐渐被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广泛吸取,马歇尔将边际学派理论改造成为经济学的主流,完成了经济学的第二次大综合。理解边际这一概念,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沙漠中的水资源。一个人行走在沙漠中,口渴难耐,这是前面出现一片绿洲,有大量的水可以饮用。当这个人喝第一口水是,这口水带给他的效用是最大的,挽救了他的生命,随着不断的饮用,水带给这个人的效用逐渐下降,当这个人觉得喝水能使自己身体不适时,继续饮用所带来的效用是负值,这就是经济学中常说的边际效用递减原理。如果这个人是理性人,他应该考虑边际变量,直到喝水带给自己的效用为零时,此时应停止继续喝水,而不是一直喝下去。原理四:人们会对激励作出反应。人们的行为会收到预期收益的影响,当成本或收益变动时,人们的行为也会改变。“奖金”就是一种很好的激励手段,当然,“惩罚”也是一种手段,只不过这种手段是“坏的”激励。当老板给员工发年终奖金时,员工会对这种激励作出积极的反应,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加勤奋。课堂上老师对学生的表扬也是一种积极的激励。原理五:贸易能使每个人状况更好。经济学鼻祖亚当·斯密在其著作《国富论》中论述了分工和专业化的好处。分工和专业化能够提高每个人的劳动技能,提高劳

浅析曼昆经济学十大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