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两则授课:黄梅县分路中学黄光明学习目标一、学习目标1、整体感知两封家书的异同。2、理解父子之爱、朋友之谊、知己之情的交融。3、理解傅雷所说的“坚强”的含义,认识到敢于面对现实、勇于回顾历史、理智地对待成功并继续奋斗,才是真正的“坚强”。4、在体验运用中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学会感恩。傅雷,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他毕生翻译巴尔扎克名著,翻译作品达34部。傅雷一生创造了三个第一:1、罗曼。罗兰、伏尔泰等作家的文章中国当代翻译界第一人;2、培养教育了世界一流的钢琴家傅聪;3、文革中以死抗争的第一名人。其子傅聪早在六十年代就被《时代杂志》赞誉为“中国当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是华人音乐家扬名国际乐坛的典范。二、走进傅雷、了解家书《傅雷家书》是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写信时间为:1954—1966年;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信中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以及自身的人生经验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同时,对儿子的生活,傅雷也进行了有益的引导,对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恋爱婚姻等问题,都像良师益友一样提出意见和建议。拳拳爱子之心,溢于言表。——《重读<傅雷家书>》,感受傅雷这份父爱的伟大。《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一家的范围。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傅雷的思想、哲理;教育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人才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探讨人才培养的规律以及家庭对成才的影响;文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研究散文笔法;艺术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汲取音乐、美术的营养;历史学家可以从《傅雷家书》中剖析二十世纪五十至六十年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灵魂;广大读者则把《傅雷家书》作为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读物,一本爱国主义教育的生动教材。如果说傅雷留给读者和中国翻译界几百万字的作品都是在“替外国人说中国话”,那么家书是傅雷真实人格的写照。叶永烈说,书信有两种,“硬件”的信只叙事情始末,而“软件”的信却饱含了作者的思想,《傅雷家书》就是后者。家书名言只有事实才能证明你的心意,只有行动才能表明你的心迹。辛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尽所能,无愧于心。孩子,可怕的敌人不一定是面目狰狞的,和颜悦色、一腔热血的友情,有时也会耽误你许许多多宝贵的光阴。中国哲学的思想,佛教的思想,都是要人能控制感情,而不是让感情控制。一个人要做一件事,事前必须考虑周详。尤其是改弦易辙,丢开老路的时候。一定要把自己的理智做一个天平。把老路和新路放在两盘里和精密的称过。人毕竟是有感情的动物,偶尔流露一下不是可耻的事。庸yōng碌谀yú词扶掖yè枘ruì凿záo相契qi廓kuò然无累羲xī皇灰烬jìn三、预习反馈,熟读家书;四、速读课文,读懂家书:1、这两封家书分别写于什么时候?2、这两封家书,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心境)而写的?从哪里可以看出来?3、作者写这两封家书的目的分别是什么?4、这两封家书,作者分别以什么样的风格展现出对儿子的舐犊之情?第一则(1954年10月2日)这两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什么?分别是针对儿子什么境遇而写的?目的分别是什么?有什么风格?第二则(1955年1月26日)儿子消沉苦闷时儿子欣喜成功时劝慰儿子如何正确地面对感情的创伤,战胜挫折,泰然处之。激励儿子保持谦卑,不惧孤独,勇于攀登艺术的至境,正确对待成功。如和风细雨、款款相慰的鼓励。满怀欣喜、激情洋溢的勉励。
傅雷家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