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87kta_NaOH溶液三效蒸发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doc


文档分类:行业资料 | 页数:约2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前言
我的化工原理的课设任务是用三效蒸发装置将处理量为75Kt/a的12%NaOH溶液浓缩到32%,在设计中我们要根据一些实际情况对一些条件进行选择,通过查相关资料得到一些有关物质数据,来对三效蒸发的工艺计算,得到结果后选择合适的蒸发器的主要结构尺寸,并对蒸气装置辅助设备进行设计。
我们在设计中采用了减压蒸发,因为减压蒸发有如下优点:1、在加热蒸汽温度一定的条件下,蒸发器传热的平均推动力增大,使传热面积减小;2、可以利用低压蒸气或废热蒸气作为加热介质;3、由于温度低,可以减少热损失。尤其是优点2、3对工业生产意义重大,减少热损失和传热面积意味着降低了蒸发的设备成本和运行成本,从而使企业获得更大的效益。
化工原理是化工类及相近专业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它是综合运用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知识,分析和解决化工类型生产中各种物理工程问题的工程学科。它对我们化工类专业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平时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都是一些理论知识,做的题都是一些计算型的题目,我们缺乏根据实际情况自己选择合适数据进行计算设计的综合能力。而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就意在培养训练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我相信通过两周的课程设计,我们能够更融会贯通的综合运用学到的知识,提高自己独立的工作能力,为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良好的基础。我也衷心的希望这本书能为读者带来帮助。
由于本书作者的水平及时间所限,书中难免有疏漏及错误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第一章蒸发方案的确定

蒸发是一个消耗大量加热蒸汽而又产生大量二次蒸汽的过程。通常被蒸发的溶液有一个允许的最高温度,从节能观点出发,应充分利用二次蒸汽作为后续蒸发过程或者其他加热用的热源,因此采用较高温度的饱和蒸汽作为加热蒸汽是有利的,但通常所用饱和蒸汽温度不超过180℃,超过时相应的压强,这将增加加热的设备费用和操作费用。所以加热蒸汽压强在400-800℃范围之内。故选择加热蒸汽压强600kPa(绝)。
冷凝器操作压强的确定
若一效采用较高压强的加热蒸汽,则末效可采用常压或加压蒸发,此时末效产生的二次蒸汽具有较高温度,可以全部利用。而且各效操作温度高时,溶液粘度低,传热效果好。若一效加热蒸汽压强低,末效应采用真空操作,此时各效二次蒸汽温度低,进入冷凝器冷凝需消耗大量冷却水,而且溶液粘度大,传热差。故冷凝器操作真空度为80kPa。
蒸发器的类型
蒸发器有很多类型,在结构和操作上必须有利于蒸发过程的进行,选型时考虑一下原则:
尽量保证蒸发过程具有较大的传热系数,满足生产工艺过程的要求;
生产能力大,能完善分离液沫,尽量减缓传热壁面上污垢的形成;
结构简单,操作维修和清洗方便,造价低,使用寿命长;
能适应所蒸发物料的一些特殊工艺特性
根据以上原则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其加热室由垂直的加热管束构成,在管束中央
有一根直径较大的管子,称为中央循环管,其截面积为加热管束总截面积的40%-100%。当壳程的管间通入蒸汽加热时,因加热管(细管)内单位体积的受热面积大于中央循环管(粗管)内液体的受热面积,因此粗、细管内液体形成密度差,加之加热细管内蒸汽的抽吸作用,从而使得溶液在中央循环管下降、在加热管内上升的连续自然流动。溶液在粗细管内的密度差越大,管子越长,循环速度越大。主要的是溶液的循环流动提高了沸腾表面传热系数,强化了蒸发过程。且这种蒸发器结构紧凑,制造方便,传热较好,操作可靠等优点
,因此选择中央循环管式蒸发器。
蒸发效数的确定
在多效蒸发中,将前一效的二次蒸汽作为后一效的加热蒸汽加以利用,可节省生蒸汽的消耗量,故为充分利用热能,生产中一般采用多效蒸发。除此之外,受到经济和技术上的限制,效数过多经济上不合算,技术上蒸发操作将难以进行。也为了保证传热的正常进行,各效的有效传热温度差不能小于6-10℃.且此次蒸发溶液12%NaOH为电解质溶液,故选择蒸发效数为3效。
蒸发流程的选择
多效蒸发的操作流程根据加热蒸汽与料液的流向不同,可分为并流、逆流、平流及错流四种。
并流法亦称顺流法,是指料液和蒸汽呈同向流动的蒸发过程。因为各效之间有比较大的压强差,料液能自动从前效进入后效,可以省去输送物料泵,前效的温度高于后效,料液能自动从前效进入后效,可省去输送物料泵;前效温度高于后效温度,料液从前效进入后效处于过热状态,可以产生自蒸发;且并流法结构紧凑、操作简便、应用广泛。但由于后效较前效温度低、浓度大,因而逐效料液的粘度增加,导致传热系数下降。因此并流法操作通常适用于溶液粘度岁浓度变化不大的料液蒸发。
逆流法即料液于蒸汽呈逆流操作。随着料液浓度的提高,其温度相应提高,使料液粘度增加较小,各效的传热系数相差不大,故可生产较高浓度的浓缩液。因而逆

87kta_NaOH溶液三效蒸发装置课程设计说明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799474576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4-0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