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与任课教师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外教育简史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必修课课程英文名称:HistoryofEducation总学时/周学时/学分:48/3/3其中实验(实训、讨论等)学时:先修课程:教育学原理授课时间:1—16周周二1-2节(双)1—16周周四1-2节授课地点:6D2046D404授课对象:2014小学教育理科班开课院(系):教育学院(师范学院)任课(/助课)教师姓名/职称:黎婉勤副教授编写人姓名/职称:黎婉勤副教授使用教材:1、赵厚勰陈竞蓉《中国教育史教程》、《外国教育史教程》,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年版。教学参考资料:1、孙培青主编的《中国教育史》(修订版)、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2、吴式颖主编《外国教育史教程》,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课程期末考核方式:开卷(√)闭卷()课程论文()实操()联系电话:Email:答疑时间、地点与方式:课前课后,课室编写时间:2016-8-28二、课程简介《中外教育简史》是师范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教育是人类社会共有的现象,人类在发展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和思想。通过这门课的教学,使师范生初步了解中外教育发展史中影响较大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制度,从而培养学生自觉主动地学习和继承人类优秀的教育遗产,并通过知古识今,更好地认识我国今天的教育现状,增强教育的革新意识和能力。三、课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中外教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一般规律,初步认识中外教育发展中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认识中外教育史上一批著名的教育家,了解他们的主要教育思想和历史贡献,每个同学重点研究一到两位教育家的教育著作,掌握其主要思想观点。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合作与研究性学习,培养合作精神与研究精神;通过课外的浏览泛读与深度阅读相结合的阅读形式,对中外教育史有一个全景式的了解,并能对某本教育著作或某个教育名家有独到的研究和心得。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发展目标:培养学生热爱教育的积极情感和良好的阅读习惯,;在教学中潜移默化地改变学生的教育观念,使学生初步养成古为今用、以史鉴今的能力。四、课程进度表理论教学进程表周次教学主题教学时长教学的重点与难点教学方式作业安排1导言:古为今用、以史鉴今——教育史绪论与学习中外教育史的目的、意义及方法(兼暑假教育史书籍阅读反馈)2认识课程意义,了解学习内容和方法。讲授√1-3第一讲:中国古代教育的智慧——中国古代的教育制度与思想7六艺教育;孔子的教育思想;稷下学宫;科举制度;书院和蒙学讲授、阅读讨论4-5第二讲:群星璀璨的中与教育思想6陶行知、陈鹤琴的主
中外教育简史课程教学大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