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开平市长沙街道谭宏帙纪念小学郭素媚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设计理念:本节课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节概念课,学生已经学习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以及找一个数的因数的方法。本节课的学习,为后续学习公因数、公倍数、约分、通分奠定基础。在教材中,编者直接让学生找出1——20各数的因数,看看它们的因数个数有什么规律,以此揭示质数与合数。但笔者认为,概念课本就单调乏味,比较抽象,并与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较远,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困难。所以我创设让学生拼长方形的操作活动,将抽象的找质数活动换成有直观操作的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体会质数与合数的特点,逐步发现规律,促进学生从具体操作中抽象出概念,丰富对质数特征认识直观经验,同时在活动中,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并在分类总认识质数与合数,关注知识、方法的形成过程。学情分析:为了了解学生对概念的认识到底掌握到什么程度,在进行教学设计前,我对全班(48人)做了一个前侧,结果显示:18人没听说过“质数”这个词,21人听说过,但不是很明白,其余9人认为自己已经知道质数是怎么回事了,3人认为自己非常理解。所以在质数合数概念呈现之后,我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的问题,给出1——20个数,让学生重新认识这些数,并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这个活动为学生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放手让学生去探究,关注有差异的学生去发展,实现自己的学习过程,得到不同的发展,并在辨析中,明确概念,加深理解。教学目标:1、通过用小正方形拼长方形的活动,理解和掌握质数与合数的特征,并能判断一个数是质数或合数。2、通过操作活动与合作学习,培养何晴推理以及抽象概括的能力。3、通过了解质数研究的历史,感受数学文化的魅力。教学难点:掌握质数和合数的特征。教学难点:准确判断一个数是质数还是合数。教学关键:发现质数和合数的因数特点。教学准备:课件、小正方形若干、数卡。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师:老师先给大家讲一段小故事。在二百多年前有一位德国的中学数学教师,他特别热衷研究数学问题,有一次他发现了一个神奇的数学现象,提出了一个猜想,但不知道对不对,就向当时最著名的数学家欧拉请教,不能发邮件,更不能发微信,就写信。数学大师冥思苦想后,在回信中写道:我确信你的论断是对的,但我无法证明它。这个猜想轰动了整个数学界。数学家们跃跃欲试,但谁都没证明出来。直到四十二年前,我们中国的一位数学家也进行了研究,他的成果一直保持着世界领先记录,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但也没有完整证明出来。再后来,英美两国曾悬赏100万美元,奖励能证明这个猜想的人,但至今未果。这个猜想太神奇了。想知道这个猜想吗?学完这节课我们就能了解了。(二)拼长方形比赛,感知一个数因数个数决定拼摆长方形方案的多少。1、师引领示范,说明游戏规则。2、摆长方形游戏,感受影响拼长方形种数的因素,并提出猜想。(1)宣布任务师:我用4个小正方形最多能拼出2种不同形状的长方形,你能不能也像刚才那样,用手里的小正方形拼成长方形?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一些小正方形,每组的块数不一样,把所有的小正方形都用上,拼成长方形,比一比,哪个小组拼成长方形的方案最多。请小组成员分工合作,把方案记录在表格里。(老师在课前给不同的小组发放了不同数量的长方形,分别是3、7、9、11、12、24)(2

人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质数与合数》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7
  • 文件大小33 KB
  • 时间201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