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 年煤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摘要
一、煤炭行业发展环境
2009 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 亿元,比上年增长 %。分行业统计,第一产
业增加值 35477 亿元,增长 %;第二产业增加值 ,增长 %;第三产业增加
值 142918 亿元,增长 %。虽然与 2001 年至 2008 年相比,我国 GDP 增长率有所降低,
但国民经济总体回升向好,成功实现年初制定的“保八”目标,较快扭转了经济增速明显
下滑的局面。中国实体经济增长潜力依然存在。
2009 年 1-12 月,宏观经济预警指数不断上升。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该指数曾在 2008 年
10 月出现大幅降低,但从 2009 年 2 月起,该指数开始不断攀升,自 2009 年 5 月起,预警
指数一直处于“绿灯区”。表明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冲击力度已经放缓,我国经济开始进
入复苏阶段。
煤炭业发展的社会环境利弊兼有。人们对煤炭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误区,普遍把煤炭看
作是“低端的、没有文化内涵、没有技术含量、没有理念”的简单作业,同时没有彻底理
解现代煤炭业的内涵。但是,消费观念的转变以及电子商务的发展,为现代煤炭业的发展
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煤炭业发展情况
2009 年煤炭业绝大多数企业基本层面良好,但利润增速放缓。根据中国物资储运协会对全
国 61 个大型煤炭企业的调查,57 家企业盈利,4 家亏损,亏损面为 %,亏损额略有降
低。2009 年实现主营业务收入 185 亿元,比上年下降 11%,实现利润 亿元,比上年增
长 %;完成货物吞吐量 8458 万吨,比上年增长 %,基本持平;期末社会库存 457 万
吨,比上年增加 %;货运增长速度 次/年。基本与上年持平。
煤炭业中创新增值服务业占据主导地位,约占整个煤炭业的 57%,尤其是质押监管融资业
务更是突飞猛进;新型物流中心以及物流园区的建设增势不减,较 2008 年新增 200 家;第
三方物流发展迅速。但是整个煤炭行业依然存在诸如煤炭资源不足、信息化水平低、竞争
层次低等问题。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整理
2001-2009 年交通运输煤炭业生产总值的增长情况
2009 年煤炭业总体供给增加,供给结构变化明显,增值业务比例占据主导地位;国外物流
巨头在我国煤炭市场中所占比例也成不断增加趋势。同时煤炭业需求量也在不断增长。由
于国家利好政策以及煤炭业本身的创新能力等因素,煤炭业在 2010-2012 年供给量和需求量
均将呈现上升趋势。供给和需求之间的缺口有可能减小。同时由于土地、资金等资源约束
以及国家的物流振兴计划等的作用,煤炭市场价格将逐渐回升到一个较高的水平,波动幅
度趋于减小。
2009 年,煤炭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实际利用的外商直接投资额均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
考虑到经济危机滞后性的影响,预计 2010 年我国煤炭业固定资产投资额将继续保持总量的
较高速度增长,但是增长率不会太高,基本与 2009 年持平。
4 http://docinexpress./
2010 年煤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三、煤炭业竞争状况分析
2009 年,煤炭业整体竞争激烈:煤炭企业普遍规模较小、利润较低;市场集中度低;市场
的进入壁垒低。但是受资产专用性以及国家限制性政策等因素影响,市场退出壁垒较高。
竞争手段由单纯的价格竞争开始向多元化竞争转变,诸如服务质量、品牌以及人才等的竞
争。民营煤炭企业以及外资物流企业的大举进入、标准系统的引入等将进一步加剧煤炭行
业整体的竞争局势。
基于市场结构经验的对比判断以及发展阶段的对比判断,2009 年我国煤炭业处于行业生命
周期的成长。我国煤炭业的成长空间依旧很大。
四、行业区域发展情况及预测
2009 年,煤炭业的发展在我国呈现出区域不均衡的特性。煤炭业大部分分布在东部地区,
尤其是长三角地区和珠三角地区分布最为集中;最少的地区是东北部地区,占有率总体不
到 10%;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发展相对较为类似。煤炭业的地区非均衡发展与国民经济
的非均衡发展密切相关。
东部地区煤炭业的发展一直以来在我国整个煤炭行业中占有绝对的主导地位。无论从就业
人数、生产总值还是运行效率来讲都位于四个地区之首,在未来较长一段时间,其主导地
位依旧不会改变。
国民经济区域非均衡发展由来已久。近些年来,国家开始把缩小地区经济差异提上工作日
程,并提出了诸如“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等国家
大政方针,再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
2010年煤炭行业风险分析报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