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方程》教学设计.docx《简易方程》教学设计新华小学陈林一、教学内容教材第53-54页。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 2会按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过程与方法 1经历方程的认识过程,体验观察、比较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在学习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学公正人格的形成,养成仔细认真的良好学习习惯。三、重点与难点重点理解定义,会根据定义判断是不是方程。难点;会根据方程的意义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突破方法在实践生活中理解方程的意义。四、教法与学法教法直观演示,启发引导学生进行理解思考。学法独立思考与小组交流相结合。五、教学准备教学六、教学过程 1、回顾复习①小故事找学生给大家讲一讲曹冲称象的故事,学生会说大象的重量就等于石头的重量,用课件展现学生刚才所讲的故事,让学生集体说出等量关系大象的重量=石头的重量②等式每组中的两个式子,如果是结果相同的就画√,不同的画×。×2和?× +和2√ 72×2和72+2× 2在下面各题的里,填入<、>或= 18+52=73×6>19 20+20>3537-17=20 +=+80÷20<5 再观察画有横线的算式左右两边的特征学生会说出划横线的都是等号左右两边相等,是等式。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课件放映出定义数学中用等号来表示相等关系的式子叫做等式。教师提问学生对等与衡的理解学生会说相同;一样相等、等价。 2、探究新知教师大家说说生活种常见的一些称量工具学生杆秤、电子秤、天平。教师着重介绍天平。①用课件投影展示,天平秤量有一个空水杯,当天平两边保持平衡时,天平右边托盘中的砝码为100克。让学生回答说出杯子有多重? 学生会说出杯子的重量=100克②给杯子中加入水,用课件投影呈现天平倾斜的过程,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那边的重量中一些,学生会说出现在水的重量大于100克。引导学生列出100+加入的水>100 ③教师提问当天平的左边比右边重的时候,不改变左边,要怎样使天平再次保持平衡? 学生回答对天平右边加砝码。教师加多重的砝码呢? 学生加到天平再次平衡的重量就可以课件投影出示加砝码的过程,加100克重的砝码的时候,发现天平依然左边重,并引导学生列式100+>200;学生会说还要再加砝码,再加100克,列式得到100+ ④得到此时天平上的等量关系100+=250 ⑤让学生观察上式和我们之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学生会说出,在等式的基础上出现了用字母表示的数。教师在此基础上引出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教师强调定义中的关键字,未知数、等式。⑥这三组式子中哪个是方程?什么是方程?怎样判断一个式子是不是方程? 1100+200=100+2002100+>200; 3100+=250 学生回答第三个是方程,判断方法,根据定义判断。⑥思考方程与等式之间存在怎样的关系?方程是否一定是等式?等式是否一定是方程?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各小组汇报交流结果,教师总结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都是方程。教师提示学生举反例学生 6+=14是等式是方程50÷2=25是等式但不是方程 3、知识应用课件放映图片,学生根据天平上标注的数字列出方程 1+=500或500=2 2小涛我能拍球25个小梅我能拍球个两个人共拍球70个情境中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25+=70312+=20或
《简易方程》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