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胡同文化》 9.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0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0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0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胡同文化》 9.docx江西贵溪一中程小先【教学目标】1、概括北京胡同文化的内涵,体会作者对胡同文化流露的情感。 2、学习作者用朴实雅致、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来叙事抒情的手法。【教学重点】1、对文章深层思想的理解,概括整体内容要点。 2、理清作者思路,体味作者的情感。【教学难点】1、通过具体词句的品味,体会作者对北京胡同文化的情感。 2、在初步了解文化这一概念内涵的基础上,把握胡同文化的主要特点。【教学设想】运用形象直观的多媒体教学,让学生更加真切感受文章的内容,也有助于学生感性理解基础上的理性思考【课时安排】两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有人说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今天我们所学课文涉及到的是一种相对古老的建筑--胡同。《胡同文化》——是一位大器晚成的,在文坛寂寞了四十年之久的作家——汪曾祺给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写的一篇序文。今天让我们慢慢品读课文,就象欣赏美妙的音乐一样去感受它内在的文化气息吧!二、解题读题,要求学生调动已有经验,充分发挥想象,说说题目告诉了你些什么内容?明确1胡同巷;小街道点出了写作对象北京胡同多——有名胡同三千六,无名胡同赛牛毛 2文化①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②考古学用语,指同一个历史时期的不依分布地点为转移的遗迹、遗物的综合体。③指运用文字的能力及一般知识。比较下面两个句子中文化的含义*现在这社会,没文化是不行的。*北京大学有很浓的文化氛围。三、作者简介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课文的作者汪曾祺先生。汪曾祺1920~1998,江苏高邮人,著名作家。 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中国文学系。此后,当过教师、编辑等。 1940年开始发表小说,代表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等乡村风俗小说。他那种清秀隽永、生趣盎然的风俗画描写风格得到了文坛的普遍赞誉。《胡同文化》是一篇序文,原文有小标题摄影艺术集《胡同之没》序。这是一篇古朴清雅、意味深长的文化随笔,充分显示了作家的创作个性。四、研读课文1、探索思路与结构明确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先谈北京的胡同,再谈北京胡同文化的特征,最后谈胡同文化的衰落。因此可以把这篇文章分成三大块,第1~5自然段为一层,第6~12自然段为一层,第13~15段为一层。 2、讲析课文第1、2、3、4、5自然段1提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明确第1自然段在全文结构上起总起的作用。概述大街、胡同所形成的方正影响了北京人的生活和思想。 2提问2、3、4三个自然段分别从哪些方面来介绍胡同的特点?明确介绍胡同——取名——宽窄、数量——环境位置、声响3第2自然段交代胡同取名的来源,主要有哪几种类型?明确取名--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还有的胡同取名未知取义。 4胡同的环境又有什么特点?明确离闹市近,生活方便,环境安静5提问第5自然段的段意,可不可以用胡同和四合院是一体来概括呢?为什么?那么,用哪一句话来概括更为准确呢?明确第5自然段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由胡同过渡到胡同文化。因此,用胡同、四合院是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也是北京市民的文化形态这一个并列复句来概括段意,兼顾两个方面,显得全面、准确。 6提问作者为什么说北京市民文化就是胡同文化?明确因为胡同这一北京市民的居住方式极大地影响着北京市民的心态,成为市民文化的存在空间和载体,它给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打上

《胡同文化》 9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0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花开花落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19-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