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关区吉崩岗小学:格桑玉珍教学内容:教材第102第103页的内容教学目标: 1、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通过画图的方式,使学生找到打电话的最优方法,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 2、合作探究,使学生亲身经历寻找最优方案的全过程。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3、感受猜想与验证的重要性。体会理论上的最优与实践中的最优的区别。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能力。教学重点:理解打电话的各个方案并从中优化出最好的方案。教学难点:突破“知识本位”,让学生充分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优化的思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到今天为止,我担任你们的数学老师快一年了,在这一年里老师教你们解决了许多数学难题。今天老师需要你们动动脑筋帮老师解决一个难题。二、探究体验,经历过程(一)、提出问题老师刚接到学校紧急通知,要合唱队的15人去参加演出,怎么可以尽快地通知到这15个队员呢?”同学们帮忙想想办法吧! 为了更好地研究今天的这个问题,我们假设每一次通话要一分钟,每个学生都在家。那么你估计一下你最少要几分钟?(学生自由猜测) (二)、探究比较1、5人一组合作学习,把你们所知道的方法都列出来,并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最好,想一想,从刚才的比较中,你领悟到什么了没有?并尝试将方案用示意图的形式画出来。2、教师巡视,参与讨论,了解情况。3、反馈。小组分别说出自己找到的最好的方法。你刚才比较了几种方法? 方案1要15分钟。这样肯定太慢了。那么用分组的方法怎么样呢?请用分组的同学说说你们的方案。方案2(1):3组,每组5人(要7分钟)这两种方案与之前你猜想的结果怎么样?是不是组分得越多就越快?有什么想说的吗?所以在猜想上,我们要大胆,要想出你尽可能的答案,然后再验证。如果每组分的人数不同呢,结果会怎样? 方案2(2):4组(3、3、3、2)(要7分钟) 方案2(3):4组(3、3、3、2)(要6分钟) 这种方法与前三种方法有什么不同?为什么时间会缩短?(每个组长都不会闲了) 老师、组长和组员都不闲着,应该怎样设计方案呢? 方案3:相互转告小组讨论,汇报结果。三、发现规律这的确是个好办法,这个方案,你们发现有什么规律吗? (先出示空表,边问边填完整。表一:) 第几分钟1、2、3、4 接到通知人数1、2、4、8 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第几分钟通知的人数,是前一分钟通知人数的2倍。)按照这个规律, 第5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第6分钟可以通知多少人? 2分钟一共通知( 3 )人 3分钟一共通知( 7)人 4分钟一共通知( 15 )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2分钟通知的人数=2个2相乘-1;3分钟通知的人数=3个2相乘-1;4分钟通知的人数=4个2相乘-1;……) 5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6分钟一共通知多少人? 教师巡视指导,了解学情。学生汇报,选择图例上黑板。分析方案各组分别汇报有哪些方案。 1、分析7分钟方案。分析典型图例它的优势在哪里呢?谁最忙? 师:这个方案中有没有人闲着的。师:可见,这个方案中有人忙着,有人闲着。所以不是最节时方案。师:可以怎样调整方案? 2、分
打电话 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