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理工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农业产业化探析
姓名:潘达科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
指导教师:高宜新
2011-06-03
中文摘要
中文摘要:
历史雄辩地证明,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没有基
础牢固的农业,就不可能有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农民的小康生
活,就不可能有全的小康,更不可能有天下的长治久安。没有农业的
现代化就不可能有整个国民经济的现代化。解决好农业发展问题始终是全党工作的重
中之重。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关于农业发展问题作出了一系列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的战略部署,出台了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农业农村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尤其是
党的十七大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全局出发,明确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
现代化道路,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
局”,这是党的政治报告首次提出“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这是党中央从现
代化建设全局出发,针对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情况、新问题、新形势、新任务作出
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我国农业发展进一步指明方向。
农业现代化已经成为全球农业发展的共同潮流和趋势。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
路,既要遵循世界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律,又要立足于中国国情,总结中国农业现代化
建设的历史经验和教训,从中国实际出发。世界农业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产业化
并且已经进入产业化时代,而且实践证明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工业化、农村城镇化、农
民增收长效机制的形成和农村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以及对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
的发展,正在并将继续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吸取以往有关农业现代化道路研究以及农业产业化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
上,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农业历史发展规律,对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和农业产业化进行理论分析,概括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
路的基本内涵,并从作为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基本内涵之一的农业产业化出发,
研究农业产业化在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及进一步推进的基本要求,
提出目前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实施农业产业化的具体对策,即:实施“科教兴
农”战略,夯实可持续的产业基础;因地制宜实施多样化发展模式,构建适宜的产业
组织体系;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打造规模经济的产业组织;健全农村市场,构建
产业发展适宜的市场支持体系;完善促进或发展农业的各项政策,构建适宜产业化发
展的政策环境。这些研究为从某一领域重点突破来实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提供可供
参考的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关键词: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农业产业化对策措施
I
英文摘要
Abstract:
History has eloquently proved that agricultural prosperity usually strengthens the
basis of economy, rich farmers make a prosperous nation, and the rural stability insures the
social security. It is impossible for China's sound and fast development of economy and
society, Chinese farmers' well-off life, the Chinese people's higher level of well-off life,
and China's lasting political stability without the solid foundation of agriculture. Without
the modernization of agriculture,There can be no modernization of the entire national
economy. Thus, it makes a very important task of the whole party to ensure the healthy
development of agriculture.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the CPC Central
Committee has made series of significant, far-reaching strategic plans on agr
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之农业产业化探析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