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学目标:认识“乞、霄”2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体会诗中丰富的想象,背诵古诗。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初步了解乞巧节的民俗民风,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教学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学难点:感受古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课前准备:收集有关乞巧节的资料、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1、知道咱们班的同学特别爱听故事,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民间传说。2、课件播放动画《牛郎织女》。3、这个故事感动了你们,感动了老师,更感动了一位诗人。于是,他写下了这首诗。板书:《乞巧》。读课题。二、初读自悟,整体感知1、知道乞巧是什么意思吗?打开课本第122页来读读课文下面的注释,相信你们一定会有所收获。(学生自读注释,交流)2、乞巧会是个怎样的节日呢?同学们不妨自己去认真读一读古诗。3、随机正音;t听着听着,对诗的第一行有了什么发现?(宵---霄)那你怎么来记住这两个字呢?让我们再读读古诗,相信会读得更好。指名读,齐读。4、把诗读正确了还不够,我们还得读懂它。咱们在平时学习古诗时,有什么好方法吗?5、过渡:那就带着这些好方法,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古诗吧!6、说说你都读懂了什么?(让学生自由说,说出自己对古诗的点滴理解和感悟。)乞是什么意思,你现在有所了解了吧!板书:乞求7、那你还有什么不懂或感到困惑的地方吗?指名说。引导学生勇敢地提出自己的疑问。三、品读鉴赏,积累内化。1、(出示是一、二行)就在七月七日的这天晚上,我们抬头看着——生接“碧霄”,什么是“碧霄”?你能想象出碧霄的样子吗?(1)、出示课件:夜空图。(样的夜空,谁再来说说?看着这样的美景,我们的脑海里不由闪烁着这些优美的成语:(先自由读,再分组引读,照样子说说)(2)、在点点繁星中,有两颗星星尤为耀眼,知道它的名字吗?(出示夜空图)生在银河中寻找它们。(3)它们就在银河的两边,遥遥相望。于是,人们就想象出这样一个美丽的故事。出示:牵牛织女渡河桥。这儿的渡,你读懂了吗?朗读指导(4)、在星空中,想象着这一切,诗人忍不住吟诵: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指名读、男女生读)2、在这样一个心月当空的夜晚,人们又在做什么呢?把这两行诗多读几次,相信你们一定知道。学生自由读,指名回答。(1)在这一天,人们还会做些什么?出示课后资料袋,阅读后交流。时至今日,很多地方还有乞巧这种习俗,在我们生活中,你有了解吗?(2)在牛郎织女相聚的这一天,人们通过各种形式向织女乞巧!(师简介织女)大家都向织女乞巧,变渐渐地有了这样一个节日——乞巧节。她们穿啊穿啊——生接:穿尽红丝几万条。真的有几万条吗?那是多少?还可以从哪里看出来?(3)她们边穿边在乞求着,知道乞求什么吗?《乞求歌》写出了她们的心声:(出示)乞手巧,乞容貌;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读读,她们可能在乞求着什么?(4)小练笔(5)是啊,每家的女子都望着月亮,乞求心灵手巧。引读诗句。哪怕夜深了,她们还在不停地穿啊穿,为的——师指板书回顾(6)可见人们的乞巧的愿望是多么强烈而美好啊!诗人不禁发出这样的感慨: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指导朗读:指名读,齐读。四、体验升华,熟读成诵1、让我们回过头,再来读读《乞巧》这首诗,你们会发现她们仅仅是在乞巧吗?还在乞求什么?

三年级语文乞巧教学设计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drp539602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