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民族大学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作品。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声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作者签名: 日期:年 月 日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本学位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中南民族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学位论文。本学位论文属于1、保密□,在______年解密后适用本授权书。2、不保密□√。(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作者签名:导师签名:日期:日期:年月年月日日中南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第一章 绪论一、选题缘由和意义在我国“十一五”规划中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一项重点工作来抓,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乡村旅游是以乡村空间环境为依托,以乡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特色为对象,进行观光、度假、娱乐或购物的一种旅游形式。国家旅游局将2006年旅游年的主题定为“中国乡村游”,并以“新农村、新旅游、新体验、新风尚”为宣传口号开展旅游活动1。各地方政府要求将“旅游产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本地区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目标之一,进一步加强乡村旅游产品项目的开发,以乡村生活、乡村民俗和田园风光为特色的乡村旅游得到迅猛发展。据资料显示,2006年全国乡村接待游客超过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3000亿元人民币,带动发展的村(寨)超过2万个,增收致富农民超过600万人2。紧接着2007年国家旅游局提出了“魅力乡村,活力城市,和谐中国”的“中国和谐城乡游”,这一旅游主题,正式启动乡村旅游“百千万工程”,国家旅游局局长邵琪伟在2007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说,这一工程就是在全国推出100个特色县、1000个特色乡、10000个特色村。各地要结合实际,遵循旅游产业发展规律,尊重农民和农户意愿,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丰富产品内涵,加强宣传促销,加强市场引导,加强指导和培训,使乡村旅游的成果更多地惠及广大农村和农民群众。乡村旅游要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效途径,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大批农村富余劳动力实现就地转移,带动农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促进城乡交流和生态环境保护。目前,发展乡村旅游,已成为山东、河南、山西等地发展农村经济的重要“抓手”,成为湖南、四川等地培育支柱产业的重要内容,成为云南、贵州等地发挥资源优势的重要手段,成为北京、上海等地促进城乡交流的重要途径,成为江苏、广东、河北等地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举措3。发展乡村旅游既为农村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又为发展新型旅游业提供了方向。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少数民族地区相对东部发达地区有很大差距。但是少数民族地区却又是旅游资源异常丰富的地区,凭借着民族地区乡村风景、风俗,民族艺术、戏剧、中医药等独特的旅游资源,开发民族地区乡村旅游,意义深远,经济效益显著。以乡村旅游开发为契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民族地区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改善,促进乡风文明建设,提高乡村文明程度和农民素质,为景区农村带来人流、信息流,有效拓宽农民视野,转变农民传统观念,调动农民的创造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逐步123张间涛.“2006中国乡村游”在西柏坡启动[N].中国旅游报,2006,1(2):1版陈守军,赵利.“2007中国和谐城乡游”启动[N].中国旅游报,2007,1(3):[M].广西:广西民族出版社,,促进社会安定和谐;发展乡村旅游,能有效地把中央、省、市关于农村发展的相关政策与发展旅游的相关政策有机地结合起来,有利于政策的“捆绑实施”,发挥政策的综合整体效应,拓展旅游业发展的投融资渠道;能有效促进各级农林水等部门与旅游、文化、精神文明建设、建设等部门的良性互动,加强协作,有利于调动各部门发展旅游产业的积极性和人才智慧的发挥;能充分调动广大农民参与旅游开发的热情,有利于营造“人人关心旅游,人人都是旅游资源,人人都是旅游发展环境”的良好舆论氛围和工作环境;能有效促进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相结合,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生态旅游与文化旅游相结合,从而促使人们的观念转变、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和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在更深更广的基础上推动旅游产业的大发展;能统筹城乡发展。发展乡村旅游有利于提高城乡间的财富转移速度,通过城市居民大量到乡村旅游消费,让城市财富向农村转移,开辟出农民增收致富的新途径,加速景区
论乡村旅游与民族地区新农村建设——以广西地区为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