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小数的认识和加减法
[教学内容] 小数的意义(第2-5页)
生活中的小数
如:商品的价格用到小数,还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小数?(身高,体重,体温计)
提问:那什么是小数呢?
:出示正方形,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把这个正方形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
把一米长的绳子平均分为1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十分之一米,;把这条绳子平均分为100份取其中1份,用分数表示是百分之一米,。
小数的意义: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可以用小数来表示。当测量物体时往往会得到不是整数的数,古人就发明了小数来补充整数小数是十进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有分数都可以表示成小数。
小数部分的数位及读写:
1、小数部分的数位及数位间的进率
先复习整数部分的数位,再介绍小数部分的数位,小数点右边的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第三位是千分位···
千百十个十百千
位位位位· 分分分数位
位位位
整数部分小数点小数部分
2、小数的读写
让学生试读,注意提醒学生小数部分的读法与整数部分不同。
[教学内容] 测量活动(第6-7页)
一、测量活动:
假如书的长度是18厘米,这些长度用“米”作单位怎样表示?在讨论把几分米或几厘米写成以米作单位时,可以先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写成小数。当学生知道了6分米=6/10米=,可进一步问学生如果门的高度是1米6分米怎样用米为单位表示呢?
二、填一填:我随便出题,多练习几个转化为小数的题目!
第1题:将几克改写成以千克为单位,其方法是一样的。
第2题:如曲别针的长度是2厘米5毫米,再写成以厘米为单位的小数。
[教学内容]比较小数大小
提问:?并说明自己是怎样想的?
汇报:从数位来考虑,两个数的整数部分相同,就看十分位,十分位上大的那个数就大。
总结:归纳出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是从两个小数的高位开始,一位一位地比:先看两个小数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小数就大;整数部分相同,就比较两个小数的十分位,十分位大的那个小数就大;十分位上相同,就比较两个小数的百分位……继续下去,一直到比较出两个小数的大小为止。(配合书上练习练几道题)
[教学内容] 比大小(二)(第10-11页)
归纳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一、探索小数的性质
,学生初步感受到这两个小数一样大。
就可引导学生归纳概括出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添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
举例说明:让学生用实际情境说明两个小数的相等,
,,显然二者是相等的。
以上教学要求掌握小数数位间的进率、比较小数大小的方法。配以以下书上练习题
1:找出小数在直线上的位置,写出直线上的点所表示的小数,加深学生对小数的理解,体会数与形的结合。
2:首先让学生明确航模比赛时,哪一架飞机模型飞行的时间越长,成绩就越好。
3:让学生看清楚是什么单位,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先化成十进分数再化成小数,也可以直接化为小数。
4:三人的身高用的是不同的单位,不容易比较,让学生先改写成相同的单位,再进行比较。
5:答案是多样的,学生独立完成。
6:引导学生观察前5排数的规律,,其他的数是怎样得到的?
[教学内容] 小数的加减(第14-15页)
创设歌手大奖赛的情境,提出了“谁表现比较好”的问题。教学时首先帮助学生了解“专业的分”“综合素质得分”是什么意思,怎样判断谁的表现好呢?引导学生认识到人们一般是将专业分和综合素质分加起来进行判断的。
二、探索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用竖式计算,并讨论“为什么小数点要对齐”?通过讨论使学生体会到只要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上的数就能对齐,然后就和整数加减法的道理一样了。
三、试一试随便出几道计算题练习
第1题:要注意提醒学生把得数末尾的0去掉。
第2题:在列竖式计算时,给被减数小数部分添上两个0,计算时不容易发生错误。
[教学内容] 购物小票(第16-17页)
[教学目标]能正确进行小数的加减混合计算,并能选择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创设核对购物小票的情境,引入小数加减法混合计算。
1、先让学生说说小票上每一项表示什么意思。
2、列式计算,说说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再独立计算。
二、试一试结合教材和练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