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山区新围小学2010年~2012年发展规划(第六届第三次教代会通过)一、学校情况分析(一)外部背景新围小学地处围垦。学校的未来发展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严峻的挑战,今后两年内将由于江东工业园区的开发新增学生数近四百。新围小学的发展充满希望,未来应将有一个美好的前景。但是它也面临严峻的考验,办学竞争的激烈、学校自身的不足等。可以说,希望与困难并存。(二)。萧山区新围小学,简称新围小学,地处萧山区河庄街道闸北村21组。学校创建于1971年8月,前身为萧山县新围乡中心小学,1987年4月才易地现址建造第一幢教学楼,于1989年8月竣工并交付使用。1995年扩建了第二幢教学楼,2001年建成3270平方米的综合楼,2007年建成2780平方米的3号教学楼,2008年新征土地15亩,完成南校门的建设,并建成2726平方米的4号教学楼,2010年建成并启用2278平方米的食堂。目前学校占地4万多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10253平方米,下设一所三联分校。。学校现共有41个教学班,教职工120人,在校学生1651人。79名公办教师中具有本科学历45人,小学中学高级教师1人,小学高级教师38人,杭州市级教坛新秀1人,萧山区级教坛新秀7人,萧山区级优秀教师3人,区优质课获奖教师15人。(三)学校发展的理性思考和认识近几年学校先后获浙江省健康促进学校铜奖单位,杭州市群体“师德创优”先进集体、杭州市爱国卫生先进单位、杭州市“人人知诚信人人讲诚信”读书教育先进集体,萧山区文明单位、萧山区花园式单位、萧山区教育系统先进集体、档案工作目标管理杭州市一级单位等二十多项集体荣誉。以关爱“留守儿童”为主题的“阳光天使活动”得到了进一步深化和创新,学校以此为内涵的德育品牌正在形成。面对未来,学校有了一个很好的发展机遇。教师队伍“责任意识、学习意识、危机意识、主动发展意识”还要增强,理论功底、教学能力还需进一步提高;学生队伍存在浮躁现象,良好的品行、学习能力、读书习惯还需加强培养。新围小学的未来还有很多工作要做,面对良好的发展机遇和严重的挑战,我们必须要冷静的思考学校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因此,未来几年必须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指导下,慎重谋划学校办学的各个环节,努力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学生的健康成长创造条件,努力满足所在社区人民群众对享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为社会提供更高水平、更加优质的服务。首先在不断完善学校硬件建设的同时,走内涵建设和发展之路。学校的内涵发展包含了办学目标、办学理念、师资培养、人文精神的开发等。在这些要素中人文精神的开发尤为重要,学校精神的培养与形成是学校文化的核心,也是学校发展的灵魂。通过学校的精神,去凝聚全体师生的精神动力,从而以此精神力量推动学校的发展。其次,针对学校教育现代化建设基础,构建现代化管理、现代化教学结构、现代化教师素质,营造现代化教育教学环境。再次,以新课程改革为中心,将课改真正落到实处,加强学习,不断更新课改理念,把新的理念转化为教育教学行为。二、学校发展总体思路和目标(一)学校精神我学习,我成长,勤奋、进步、温馨每一天。(二)办学特色继承和发展“发挥启智育人功能,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办学特色,传承围垦精神以阳光之心育阳光之人,开展并形成德育特色。(三)学校发展总体思路在萧山教育“打造教育品牌,提升教育质量,树立教育形象”发展目标的指引下,坚持用“美的教育造就美的新人”这一办学理念统揽工作全局,以新课改为主线,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教师专业化发展为抓手,突出美德教育、突出课堂教学中心工作,向文化建设要品味,向队伍建设要实力,向内部管理要效益,向教学科研要质量,争创“区一级学校”、“德育特色学校”,同时推进精细化管理,狠抓内涵发展,切实提升办学实力与品位,走内涵发展之路,丰富学校特色,营造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环境,培育学校精神。(四)三年总目标放眼未来,立足现实,争创萧山区一级学校,萧山区德育特色学校。以“科学、和谐、创新、自主发展”为目标的管理示范;自主读书、自主研究、自主提高的干部教师队伍发展的培养示范;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为主旨的德育示范;自主学习、分层发展、学有特长的育人质量示范;数字化技术应用与开发示范;校园文化建设培养人文精神示范。在规范管理的基础上,逐步实施人性化管理,加强学校文化建设,加强现代技术的应用,变革教与学的方式,重视师资培养,深化办学特色,强化学生美德,探索并实施现代化评价制度,逐步把学校建设成为有创造力和鲜明特色,拥有一支人数较多的名师队伍,质量过硬能为社会提供优质教育的人民满意的学校。三、学校发展分目标及措施(一)。以规范、科学、现代、和谐为目标,以目标管理、制度管理、科学管理、人本管理、民主管理为途径,将学校的发展目标变成职能科室、每个人的奋斗目标,
萧山区河庄镇新围中心小学三年发展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