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加与减(二)》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通过小棒和计数器,让学生认、读、写、拨11~20各数,掌握2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2、初步认识“十位”、“个位”,了解进制,知道11~20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正确认识11~20各数,并能准确掌握这些数的组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引导学生操作数学模型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丰富学生的数学感知。教学重点:使学生认识11~20各数,理解这些数的组成。教学难点:理解数位的感念,正确读写11~20各数教学准备:课件,小棒,计数器,教具模型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出新知师:孩子们,我们已经学过了1-10这些数,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些新的数。(板书:11~20各数的认识)师手指着标题问:这11~20中间这条短线表示哪些数?(生口述)师出示11~20的卡片:11~20中间的数都藏这张卡片中,大家仔细观察是不是刚才他说的这些数呢?师将卡片贴在黑板上,让我们一齐来读一读吧!(设计意图:尊重学生原有的认知基础,从实际出发,通过读出11~20这些数,让学生感觉到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并不陌生。)二、情境引入,展示认知师:大家读得可真好,看来,你们对这些数并不陌生。接下来老师也想给大家讲一个和数有关的小故事,你们愿意听吗?师:在很久很久以前的古时候,人们并不认识数,他们在记录物品的数量时,就摆一些小木棍或者是小石头。(演示《古人计数》的主题图)师:今天,我们也来学录羊的只数,好吗?为了方便大家记录,这些羊都关在羊圈里,老师放一只羊,你们就摆1根小棒,老师再放一只羊,你们就摆几根小棒?生:再摆一根师:如果老师放2只羊,你们就要摆几根小棒?生:摆2根师:老师这儿也有小棒,谁愿意上来摆一摆?(指名1人)准备好小棒了吗?老师可要放羊了。(师环视确认学生准备好后再开始)展示学生摆小棒的结果,师:让我们一起来数一数他一共摆了多少根生齐数:11根师鼓励:你们的眼睛和小手配合得可真好。(设计意图:学生用一一对应的方法数出羊的只数,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生活意识。)师:以前我们只学到了10这个数,可是,现在羊的只数比10还多,所以,我们就要学习一些新的数。三、引导探究,建立模型1、认识“10个一就是1个十”师:老师要变魔术了,小眼睛看好了(拿掉一根小棒)师问:现在有多少根小棒?生:10根师:你们没数呀,是怎么知道的?生:11根减掉1根就是10根师:老师告诉你们,1根小棒就表示1个一,那10根小棒表示几个一?生:10个一师:我们来数数好吗?(演示课件生齐数)师:10个一是几?生:是10。老师板书:10个一师:现在老师把这10个一捆成一捆(演示课件)变成了1个十,这1个十是几?生:10师:10个一是10,1个十也是10,那我们能不能说,10个一就是1个十?生:能老师板书后,指名学生读这句话,再齐读。师:你们想不想也捆出一个十来?生:想师:在捆之前,老师想采访一下同学:要捆出一个十,得先怎么做?生:数出10个一,然后捆起来。师巡视,并提醒:还不会用皮筋的同学可以请同桌帮忙。(设计意图:初步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让学生体验获取数学知识的过程;同时,又让学生在合作中体验快乐,进行合作学习的启蒙教育。)2、介绍计数器,初步建立数
《古人计数》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