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小儿推拿解释).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小儿推拿疗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根据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在其体表特定的穴位或者部位施以手法,用来防病治病或助长益智的一种外治疗法。疗效奇特,无副作用,是一种无痛苦、减少用药、缩短病程的预防保健、绿色治疗方法(一部分小儿疾病西医没有有效办法,但小儿推拿轻松解决)。在崇尚利用自然疗法和物理疗法预防保健和治疗小儿疾病的西方发达国家越来越受到重视和青睐。二、小儿推拿史魏、晋、隋唐时期最为盛行,直到明朝万历年间,按摩由治疗成人疾病逐渐发展到治疗小儿疾病,为后世小儿推拿疗法奠定了基础。在隋唐时《千金方》中有“小儿虽无病、早起常以膏摩囟上及手足心,甚辟寒风”。《外台秘要》载:“小儿夜啼至明不安寐,……亦以摩儿头及脊验。”虽用推拿方法防治小儿疾病早有记载,但形成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则在明清时期。在当时有很多这方面的专著及经验总结,最早的小儿推拿专著是《小儿按摩经》。三、小儿生理特点小儿生理主要表现为生机蓬勃,发育迅速,然而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小儿自出生后一方面都在不断地生长发育,成长壮实,古人把处于这种发育迅速阶段的小儿称之为“纯阳之体”。但另一方面小儿又如初生的嫩芽,脏器柔弱,故又有“稚阳未充,稚阴未长”的论说。稚阴稚阳,是指小儿形体无论在物质基础和生理功能活动上均未臻完善,需要特别呵护。四、小儿病理特点小儿病理主要表现为发病急、变化大,但经过正确医治,易趋康复。小儿因体质和功能均较脆弱,加以寒暖不能自调,饮食不能自节,因此外易为六淫所侵,内易为饮食所伤。对于突然发生的强烈刺激,往往不能忍受而容易出现惊恐状态。在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喂养失调的情况下,常可引起发育障碍,表现有五迟、五软(五迟是指立迟、行迟、语迟、发迟、齿迟;五软是指头项软、口软、手软、足软、肌肉软)等病态。又因对疾病的抵抗力较差,特别易患麻疹、腮腺炎、百日咳等传染病。患病后病情往往比成人为重,当发热较高时,易于抽搐、惊厥;感受风寒之后极易导致肺炎、喘咳。总之小儿病情来势急,变化多而迅速,可并发严重病症,但如能诊疗及时,护理得当,也容易痊愈,较快地恢复其生理功能。五、小儿各年龄期特点与预防保健关系1、新生儿期自从出生期待结扎至生后28天,称为新生儿期。此期死亡率高,应特别预防新生儿疾病,如新生儿寒冷综合症、新生儿败血症、新生儿肺炎等疾病。2、婴儿期从出生28天到满一周岁,称为婴儿期。为出生后生长发育最迅速的时期,因此对营养的需求量高,但因小儿脾长不足,消化吸收功能尚未完善,若喂养不当,易发生呕吐、腹泻及营养不良等脾胃系病症。此期从母体内获得的抗体逐渐消失,自身免疫功能尚未成熟,易患感染性疾病,这个时候,应做好计划免疫工作。3、幼儿期1周岁至满3周岁称为幼儿期此期。小孩活动范围较广,尤其智力发育比较突出,但对危险事物的识别能力差,因此要注意加强营养,开发孩子智能,并特别做好意外防范,加强传染病预防,比如户外活动广泛,易患麻疹、水痘等。发病以外感热病、肺系病症如咳嗽、肺炎喘嗽等居首,其次是脾胃病症,如腹泻、厌食等。4、学龄前期3周岁以后(第4年)到入小学前(6-7)岁。此期体重增长减慢而身高增长加快,语言行为发育飞跃,防病能力有所增强,但易患免疫性疾病如肾炎、风湿热等疾病。5、学龄期从6-7岁至12-14岁,称为学龄期,又称儿童期。此期体格稳步增长,脑的形态发育已基本与成人相同,应重视德、智、体多方面教

小儿推拿解释)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545616
  • 文件大小19 KB
  • 时间2019-08-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