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肺结核班会教案“预防肺结核”主题班会教案珍爱生命,远离传染病2017-12-04 作者:于杰【班会背景】桃江县第四中学结核病疫情通报今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止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省、市、县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处置疫情,救治患病学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班会目的】1、使学生了解肺结核的症状既危害。2、使学生形成对传染病预防为主的观念,了解对待已发生传染病的正确处理措施。3、培养责任心,健康观,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的责任感。【班会准备】资料查找,课件制作【班会过程】导入今年8月,桃江县第四中学发生一起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截止2017年11月16日,共发现29例肺结核确诊病例和5例疑似病例,另38名学生预防性服药,共计72名学生接受治疗和管理,省、市、县各级卫生计生部门高度重视,积极处置疫情,救治患病学生,疫情已得到有效控制。虽然我们距离桃江县较远,但这件事也给我们敲响一记警钟,对待传染病,我们该做点什么呢?今天我们开一堂“珍爱生命,远离传染病”的班会。主题一:肺结核的相关知识主持人:班长——谢嘉祎形式:找不同小组的同学结合PPT分别讲解:肺结核病的基本常识肺结核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道传染病。肺结核俗称痨病,是由结核杆菌侵入人体肺部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是乙类传染病的一种。肺结核主要通过患者咳嗽、打喷嚏或大声说话时喷出的飞沫传播给他人。患肺结核后如果不能及时、彻底治疗,会对自己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而且还可能传染其他人。肺结核病的传染源 肺结核病的传染源主要是排菌的肺结核病人(尤其是痰涂片阳性未经治疗者),当病人咳嗽、喷嚏或大声说话时,肺部病灶中的结核杆菌随呼吸道分泌物排出到空气中,健康人吸入后发生结核感染,形成原发病灶发生结核病。一般每个排菌的肺结核病人一年可传染10-20个人。所以,早期发现病人,控制传染源非常重要。 (二)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经飞沫传染和尘埃传染。感染的次要途径是经消化道进入体内,如饮用未经消毒的带有牛型结核分枝杆菌的牛乳,可能引起肠道等感染。(三)临床表现 1、被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要看每个人感染结核感菌的多少、毒力强弱、体质、心理、精神、营养、生活(学习)环境等因素,一般被感染者中10%的人可能发病。2、肺结核患者的主要(典型)表现有:低烧乏力、食欲减退、盗汗等全身症状,肺部有咳嗽、咯痰、咯血、胸痛或不适、呼吸困难等表现。3、由于现在抗生素的广泛运用等因素导致一些患者的症状不典型或无自觉症状(特别是学生),加之以上这些症状属非特异性,只有在体检照光或照片时才发现肺上有异常阴影而被发现,病人早期发现、早期诊断较为困难。还有一些患者忽视病情未就诊,成为隐性传染源,这是导致学校肺结核暴发流行的主要原因之一。4、一般而言,凡有咳嗽、咳痰二周以上或咯血,痰中有血丝者,该患者有就有可能患了肺结核病,属重点筛查对象,应该引起医生、家长、老师的高度重视。(四)肺结核能治愈吗?视频链接名医解析二、学校的结核病疫情及特点(一)学校疫情特点 、体征不明显,甚至无自觉症状,易忽略; ; ; ,治愈率高; ,易发生暴发流行。(二)为什么学生易受肺结核等传染病的危害?,内分泌变化快,心理不成熟,情绪易波动,再加上各种营养需求量大,容易造成营养缺乏,加之学生学习紧张,精神压力大,休息时间少等诸多原因,导致了抵抗力下降。 。接种卡介苗仅对1岁以内的儿童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初高中学生没有针对疫苗接种来预防肺结核。,对咳嗽发烧不在乎,家长又不了解,学校也没注意到,如果学生不说,就容易掩盖病情,不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隔离、早期治疗。 ,人群相当密集,学习、住宿环境拥挤。肺结核是通过飞沫经呼吸道感染传播的慢性传染病,一旦有肺结核病患者,就更易在校园引起传播。。由于肺结核病是一个慢性病,治疗时间长,一般要在6-8个月以上,除少数较严重的患者需住院治疗外,一般不会对生活、学习产生较大影响。所以,一些学生患者不愿休学,学习好的初高中学生学校也不愿意让其停课修学,加之学校校医严重不足,对患病学生没进行正规休学、复学管理,在学校成为传染源传染他人。 三、学校如何做好肺结核病的防治工作1、多形式开展结核病防治知识的健康教育 2、及时发现、报告、管理肺结核疫情 肺结核患者的首要症
预防肺结核班会教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