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经济学考试重点.doc信息【名词解释】信息的理论定义表达是:信息是传递的知识差;信息是客观世界中各种事物的变化和特征的最新反映,以及经过传递后的再现,是通过一定物质载体形式反映出来的事物存在的状态、运动形式、运动规律及其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表征。风险【名词解释】在决策主体知道某种行为决策的各种可能结果时,还知道各种可能结果发生的概率,则称这种不确定性为风险。即,风险就是不能确定的知道,但能够预测到的状态。风险的三大类型【判断】风险厌恶:表明市场参与者对于风险的个人偏好状态,其效用随着手艺的增加而增加,但是其边际效益是递减的。如果获取随机收益比获取确定收益的风险要大得多,而某个市场参与者愿意获取的收益,而不愿意承担风险获取风险收益,那么,我们称这个市场参与者为风险厌恶者或风险规避者。也就是说,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厌恶者总是选择有较大确定性而不是较小确定性的投机方式。风险爱好者:风险爱好者的效用和风险规避者的一样,也会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不同的是其边际效用呈现递增的趋势,这是风险爱好者和风险规避者的一个重要区别。相对获得确定收益而言,风险爱好者更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随机收益。当面临多种同样预期收益的投机方式时,风险爱好者总是选择具有较小确定结果而不是较大确定性的投机方式。风险中性:这类风险接受者既不厌恶风险。也不爱好风险。风险中性者对于风险没有明显的偏好,他们既接受无风险的较大的收益,也愿意接受具有风险的不确定的随机收益,风险对其是一个无关紧要的因素。其效用随着收益的增加而增加,但边际效益固定不变。【名词解释】不知其结果的概率分布函数,或者不能(至少在目前条件下还不能)以某种实际概率值表述可能产出结果的随机状态,称为(真正意义上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就是指经济主体对状态这一不可控制变量的产生与否不具备完全知识。也就是说,不确定性是既不能确定的知道,也不能预测到的状态。信息发送【名词解释】定义:信息多主动提供信息给信息少的一方,从而形成交易;信息甄别【名词解释】定义:委托人事先制定一套策略或设计多种合同,根据代理人的不同选择,可以将代理人区分为不同的类别,这就是信息甄别。逆向选择【名词解释】【解答】定义(如何发生):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买方以市场的平均质量估计的加个,只能买到质量在平均质量一下的物品,质量高于平均质量的物品无法销售出去,而导致好物品逐步退出市场,市场上的平均质量逐步下降,最终市场消失。简单的来说,就是在信息对称的情况下,坏的趋逐好的,最后导致市场萎缩。举例:保险市场。身体比较健康,平时不大患病的人,一般是不愿意到保险公司购买健康保险的;恰恰是那些身体不大健康,平时老爱生病的人,更愿意购买健康保险。由于保户的总体健康水平很低,保险公司赔给保户的钱,就会大大高于他们按照正常人平均得病率所收取的保费。这就出现了保险市场的逆向选择。 举例:市场委托人代理人私人信息集贸市场买主卖主买主不了解卖主所卖产品的质量,但对集贸市场的产品和价格都有一个大致印象,精品的卖主由于卖不出好价钱而退出市场,导致市场充斥假冒伪劣。劳动市场雇主雇员企业不了解应聘工人的能力,只能根据平均能力给出招聘工资,结果能力高者不来应聘,应聘者都是能力低于、等于平均能力的工人。证券市场股民公司由于监督不力,不少公司包装上市,违规圈钱,黑幕重重,导致一般股民视为畏途股市规模难以扩大,只有少数冒险者入市炒作。学校教育学校学生不同学校有不同水平,学校本来希望选择较优学生,但较优学生都去报考更优学校,以致报考者都是较差学生,并形成恶性循环。评选活动评选者参选者参选者以各种不正当手段隐藏信息,骗取入围,导致评选质量不断下降,几成闹剧。解决办法:保证书;大多数的耐用消费品附带保证书以向买者保证产品具有某些预期的质量;品牌;品牌可以显示产品的质量,拥有自身品牌的企业为了长期业务的成长,往往会选择对品牌的精心规划,因而对其产品质量有规范的要求,从而赋予顾客以心理上的安全感;连锁经营;和品牌具有相同的作用;许可证;许可证制度可以减少质量的不确定性,从而缩小信息不对称的差距,规避逆向选择现象的发生;信息披露与中介制度;道德风险【名词解释】【解答】定义:道德风险也称为败德行为,是指经济代理人在使自身效用最大化的同时,损害委托人或者其他代理人效用的行为。举例:1)美国一所大学学生自行车被盗比率约为10%,有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发起了一个对自行车的保险,保费为保险标的15%。按常理,这几个有经营头脑的学生应获得5%左右的利润。但该保险运作一段时间后,这几个学生发现自行车被盗比率迅速提高到15%以上。何以如此?这是因为自行车投保后学生们对自行车安全防范措施明显减少。在这个例子中,投保的学生由于不完全承担自行车被盗的风险后果,因而采取了对自行车安全防范的不作为行为。而这种不作
信息经济学考试重点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