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农业大学
硕士学位论文
合肥高校网络舆情引导研究
姓名:明慧
申请学位级别:硕士
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指导教师:方章东
2011-05
摘要
网络以其独有的优势,已成功取代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成为人们获取
信息的重要媒体。NIC)2010 年 7 月发布的“第 26 次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 2010 年 6 月,中国网民规模已达到
亿,其中,%的网民具有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网民年龄在三十岁以下。
随着网民规模的不断扩大,网民结构的日益复杂,网络应用功能的不断增强,网络的
因子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对当今社会的影响已不容忽视。
近年来,国内外的任何一件重大事件,均都会在网络中引发强烈的反响和讨论。
网络已成为人们参与公众舆论的重要方式,是舆情的重要集散地。舆情是社会脉动的
标尺,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参考指标,其反映了一定的社会客观情况和民众的主观
意愿。面对网络舆情,我们应提高认识,深入研究,掌握其特点,引导其导向。网络
舆情导向正确,和谐网络环境建设便得到保障;网络舆情导向错误,舆情潜在危机便
有可能爆发。新形势下,如何把握网络舆情动态,创新舆情工作方法,推进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引导网络舆情方向便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新课题。
高校作为培养学生成长成才的摇篮,集聚着大量的青年网民。这些青年网民对网
络的依赖程度较高,他们喜欢使用网络,并善于利用网络。他们常以网络为平台,通
过新闻跟帖、论坛发帖等形式,就自己关注的问题发表观点和建议。该群体的网络行
为将直接影响到高校网络舆情的状况。高校网络舆情是社会网络舆情的重要分支,其
持久的稳定性和健康性又必将促进社会网络舆情的有序发展和良性运行。同时,高校
网络舆情的状况还关系到校园网络环境的稳定,关系到和谐校园的建设大局。因此,
高校应提高对网络舆情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网络舆情的引导。要加大投入,加强校
园网络基础建设,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平台保障;要重视高校“两课”课程建设
和网络媒介素养教育,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养和网络媒介素养,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提供思想保证;要设置专门机构,组织专业人员,培养政治素养高、业务能力强的网
络舆情引导队伍,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提供人才保障。
本文以合肥地区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为研究主题,以合肥地区普通全日制公办高校
的在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利用定额抽样和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合肥高校网络舆情的
现状展开了调查。并在该调查的基础上,结合网络舆情引导的相关理论和 SWOT 分
析法,从高校网络舆情的参与主体和高校网络舆情引导主体两个方面出发,对合肥地
区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工作提出了建议,以维护高校校园网络的稳定,为和谐高校建
设大局服务。
关键词: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引导
I
Abstract
The , with its unique advantages, has taken the place of newspaper, radio, TV
and other traditional media and e an important medium for people to obtain
information. According to the 26 th Statistical Report on Development in China
released NIC in July, 2010, the number of users in China had reached 420
million by June, 2010. % of the total hold a college degree or above and % are
under 30. With the growing population, the diversified users and the
increasing application functions, has already been rooted in all aspects of the
social life and its significance in modern society is no way to be ignored.
In recent years, there has been no big event, in China or abroad, whic
后现代主义教育观视域下我国高校人才价值观培养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