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
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为更好地推动示范建设,提升管理层次,建设和谐校园,制定了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
一、前言
。
校园文化是教师、学生和管理者共同传承和创造的精神成果的总和。校园文化是一所高校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根基,是高校个性特征的重要标志,是高校的精神和灵魂,是学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文化建设对于一所高校来说,是一项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的工作。我们必须树立校园文化是衡量一所高校教育水平的理念,把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提高到实现教育目标的高度来认识。
建校三十年来,学校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取得了较明显成绩,形成了不少亮点。制定2010~2012年校园文化建设规划,继承和弘扬学校的优良传统,构建富有时代特征的高校校园文化,是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是完成国家示范项目建设的重要条件,也是全体建院人共同的历史使命。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社政[2004]16号)、《徐州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方案》。
: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继承、借鉴和创新,突出特色,追求精品,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力争打造出品位高雅、特色鲜明、时代感强的校园文化。
二、基本目标
。
校园文化建设的总目标是:通过实施校园文化建设规划,建设优秀的精神文化、先进的制度文化、优良的行为文化、优美的环境文化、良好的形象文化,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和谐校园。
——以推进素质教育为导向,进一步创新学校文化内涵,创建校园文化精品,增强科技文化含量,强化道德养成功能,提高学校文化品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富有社会责任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较强,具有人文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高技能型专门人才。
——以增强自主创新为导向,进一步强化办学理念,突出高职和建筑特色,凝练、弘扬建院精神,塑造求真务实、团结合作、民主宽容的学术文化氛围,努力形成培育创新意识、倡导创新精神、增强创新能力的校园文化氛围。
——以构建和谐校园为导向,不断完善与时俱进的学校文化建设体系,为师生员工提供高尚的文化生活、高雅的文化氛围和高层次的精神享受。
:提高教师的文化涵养,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提高校园的文化品位。重点是凸
显两个特色、建造两大广场、经营三个活动中心、开好三个文化节、建设四个形态校园、举办四项文体活动、举行四大庆典、创设六个人文景观、打造数个特色校友文化。
——两个特色是:高职文化、建筑文化。
——两大广场是:八一广场、体育文化广场。
——三个活动中心是:大学生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离退职工活动中心。
——三个文化节是:新生节、五四科技文化艺术节、女生节。
——四个形态校园是: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
——四项文体活动是:秋季田径运动会、元旦教职工环校园长跑、元旦文艺晚会、春节团拜会。
——四大庆典是:七一庆祝大会、教师节庆祝大会、开学典礼、毕业典礼。
——六个人文景观是:三个休闲长廊(东校区、西校区、家属区)、三个文化长廊(西校区、新图书馆内、教三楼)。
——数个特色校友文化是:楼宇命名、文化石、其他文化景点。
三、主要内容
《教育部、共青团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和学校实际,校园文化建设包括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环境文化建设、形象文化建设等,注重办学理念、学术精神、规章制度、学风校风、校园环境等
要素的提升与优化,达到生态校园、人文校园、数字校园、和谐校园要求。
——校园精神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学校办学历史上的崇高精神品质,充分吸收现代高校和高等职业教育的办学理念与思想精华,充分发挥师生继承和弘扬学校精神的主体作用,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职业素质教育。
——校园制度建设要构造民主、科学、进取、和谐的制度文化,要从制度上保证学校重大原则、重大决策的民主化,形成学校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运行机制;积极推进学术民主制度的建设,不断完善学校管理的法制化、民主化制度建设,切实加强用人上的民主制度建设,创新人才工作制度。
——行为文化建设是对学校精神、价值观和办学理念的有机落实。积极开展校园文化活动,把德育与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起来,寓教育于文化活动之中,促进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校园文化规划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