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2010,4月
第一节要点综述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大学生创业及相关制度政策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统包统分”制度
“学校按指令性计划进行招生,学生按照计划进行分配,
用人单位没有选择权,有什么学生就接受什么学生”
(二)经济体制转轨期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实行以学校为主导向社会推荐就业,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在一定范围内双向选择的办法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大学生就业制度
“供需见面、双向选择”
我国大学生就业制度的历史演变与发展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一)毕业生就业的方针和政策
1、毕业生就业的原则和机制
当前,毕业生就业坚持“公开、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其就业机制为“市场导向,政府调控,学校推荐,学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
2、定向生的就业政策
定向生原则上按入学时合同就业。如确因特殊情况不能回原定向单位就业的毕业生,须征得原单位的同意,报就业主管部门批准,并交纳相应的违约金和培养费后,可调整就业单位。
3、享受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岗位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就业政策
享受师范、农林、民族、体育、航运等国家专业奖学金及享受艰苦行业、地区或特殊定向奖学金的毕业生,原则上按国家计划就业,对不服从就业计划自谋职业的,必须补交在校期间普通专业的学费并返还定向奖学金、专业奖学金。
4、结业生的就业政策
结业生就业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明“结业生“字样;在规定时间内未联系单位的,由学校将其档案,户籍关系转至家庭所在地(家在农村的保留非农业户籍),自谋职业。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5、有病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学校应在毕业生毕业前认真负责地对毕业生进行健康检查,不能坚持正常工作的,让其回家休养。一年内治愈的(需经学校指定县级以上医院证明能坚持正常工作的)可以随下一届毕业生就业;一年以后仍未痊愈或无用人单位接受的,户籍关系和档案材料转至家庭所在地,自谋职业。
6、毕业生自费出国留学的政策
毕业生可以申请自费出国留学,申请自费出国的毕业生不参加就业,凭国(境)外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在学校规定的期限内提出申请,经学校教务处和毕业就业管理部门审核同意后,不列入就业计划。毕业生集中离校时未办妥手续的,原则上将其户口转至家庭所在地,继续办理出国手续。
7、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
高职毕业生的就业政策原则上与其他专科毕业生就业政策相同,但必须在《就业报到证》上注明“高职”字样。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二)毕业生就业的途径及方式
1、大学毕业生就业的主要途径
(1)即时就业
(2)延时就业
(3)自谋职业和自主创业
(4)考研
(5)出国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2、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其它方式
(1)报考国家公务员
(2)高校毕业生到军队就业
(3)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主要包括以下四种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师特设岗位计划”
“三支一扶”计划:支教、支医、支农、扶贫
“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三)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程序
(1)了解就业政策
(2)分析形势,准确定位
(3)收集处理就业信息
(4)自荐应聘
(5)签约
(6)文明离校与报到就业
现行的大学生就业制度及相关政策与法规
中国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