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环课医务室宣
2010-5-21
养生益寿文摘
医务室4月份药品使用分析
本月药品累计消耗金额9165元,其中抗生素、感冒药、止咳化痰类药品消耗占总金额约65%、消化系统用药12%、心血管药物占3%,骨关节药物占11%、皮肤外用药膏8%,其他占1%;
随着夏季来临,气温升高,脚气、湿疹、蚊虫叮咬所致虫咬性皮炎等各类皮肤疾病发病率增高。脚气的预防与治疗详见本期宣传。
医务室目前配备皮肤用药及适应症如下:皮炎平、皮康霜(适用于皮炎、湿疹);绿药膏(适用于烧伤、创伤等皮肤感染);酮康唑、达克宁、美克、环吡酮胺及足光散(适用于脚气等真菌感染);湿润烧伤膏(适用于烧伤);无极膏(适用于虫咬性皮炎)。
戒怒是养身之本
养身之本在于戒怒。恼犹恨也,怒犹愤也。这是人的感情最易爆发的着火点。愤恨之由且不追究,由愤恨而恼怒,动的是自己的肝火无疑。《黄帝内经》已明言告诫:“怒伤肝。”肝在生理功能上举足轻重,它不仅具有影响胆汁分泌,调节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的新陈代谢等功能,还有解毒、造血和凝血的作用。由此观之,恼怒而致伤肝,不是养身而是损身了。
因此,遇到恼怒戒字当关,是最好的养身措施,也叫防患于未然。戒,警也,引申为戒除、改去。欲养身就要警戒和除去恼怒,这是逆定理模式,说起来也极易理解。但一个戒字,不是人人都能做得到的。大多数人,心有所恨,及至而愤,血气怒冲斗牛,不可遏制。值此时,于已定然伤身,于人怕也不利,双方如真的怒发冲冠,操起干戈,其结局就大大不妙了。
人能在恼怒时旋即戒除,化为平静,没有较高的道德修养、气质修养是绝对办不到的。古之君子,其责己也严,其待人也宽,温良恭俭让,被视为人际交
往的共同准则,不会因一件小事就动肝火。孔子说:“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连自己不被人理解,尚无愠怒之色,这显然是很高的修养了。荀子说:“行忍情性,然后能修。”把能忍让克制自己的情绪,当做一种内在的修养,这是很有道理的。
欲要怡养自己的身心,必先宽厚待人,谦逊处世,才会在遇到恼怒之事时,克制住自己的情绪,戒除掉伤身的肝火,让了别人,也养了自己。
脚气的预防与治疗
概念区分
脚气是足癣的俗名。有的人把“脚气”和“脚气病”混为一谈,这是不对的。医学上的“脚气病”是因维生素B缺乏引起的全身性疾病,而“脚气”则是由真菌(又称霉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常见皮肤病。足癣如不及时治疗,有时可传染至其它部位,如引起手癣和甲癣等,有时因为痒被抓破,继发细菌感染,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
日常生活注意:
一、穿通风、透气的棉质袜,每天更换清洗。
二、避免穿胶鞋或不透气之球鞋,最好要有两双鞋换穿,凉鞋是最好的选择。
三、不与他人共穿鞋、拖鞋及袜子。
四、脚底、趾间痒尽量不要用手抓,防传染於手指。
五、治疗勿自动停药,通常应在自觉好了后,继续用药数周,最好是能作霉菌检查及培养,连续三星期都是阴性才算治愈
脚气分型
医学上通常将脚气分三型:糜烂型、水疱型、角化型脚气。
糜烂型:好发于第三与第四,第四与第五趾间。初起趾间潮湿,浸渍发白,干涸脱屑后,剥去皮屑为湿润、潮红的糜烂面,有奇痒,易继发感染。
水疱型:好发于足缘部。初起为壁厚饱满的小水疱,有的可融合成大疱,疱液透明,周围无红晕。自觉奇痒,搔抓后常因继发感染而引起丹毒、淋巴管炎等。
角化型:好发于足跟
脚气-保健201005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