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宏观经济的行为基础在第三章“国民收入决定理论”,一个封闭经济、两部门模型中:AD=C+I总需求AE=C+I总支出本章即研究C和I的决定因素。二者构成有效需求,对经济运行影响重大。第一节消费与储蓄一、导言1在第三章我们知道,C=f(DI);其中C又可分为和引至消费;引至消费即MPC与DI的乘积,因此:C=+MPC·DI(9-1)式中DI又可发两部分,即DI=C+S,C与S是一枚硬币的正反两面。即本节为何叫“消费与储蓄”。二、消费和储蓄的生命周期理论(一)模型经济学家对C和S的研究很重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模型有modigliani-brunmberg-ando的生命周期理论,以及M·friedman的持久收入理论。21,凯恩斯的消费函数是一种绝对收入理论,即消费只取决于DI(式9-1)。而生命周期理论则认为,人是从一生角度安排收入与C,则C取决于一生的收入及这一过程中所积累的财富的影响。2,根据上述认识,生命周期理论认为,消费函数的形式为:C=a·WR+b·YL这即是生命周期模型。式中WR为财富,YL为一生收入的年平均值,a,b分别为WR,YL的MPC。(二)生命周期模型的推导31,由于生命期内的消费等于生命期内的收入,则有:=,NL为生命期,YL为年收入,WL为工作年限。2,将上式两边同除以NL,得到平均每年的消费量C,即:C=,平均每年的消费与C与劳动收入YL成正比例关系。3,假设消费者处于生命期的某一时点T,则其T点后的工作期为:WL-T4,T点后该消费者的总收入为平均年收入乘以工作年限,即:4TI=YL.(WL-T)5,该消费者在T点时拥有财富存量WR,且预期该消费者还有NL-T年的生命期。6,根据以上情况,该消费者在T时点后的生命期内的消费为:C.(NL-T)=WR+YL.(WL-T)7,上式两边同除以NL-T,可得T点后每期平均消费量,即:C=WR+,设=a,=b,则上式变为:5C=aWR+bYL这就是生命周期模型,其中a,b分别为财富存量和劳动收入的边际消费倾向。(三)生命周期理论的主要观点1,消费不仅取决于收入,而且取决于财富存量。2,这里的收入不是现期收入,而是整个生命周期的收入。3,生命周期理论的储蓄函数为:S=YL·6式中NL-WL为退休期。表明S是劳动收入YL及退休期占生命期的比例(因为退休期没有收入,是负储蓄,退休期越长,正的S越少)。4,收入相对于生命期平均收入较高时,就S,低于时,则-S。5,C是通过高收入期的S和低收入期的-S而使C曲线成为一条平滑曲线。(四)生命周期模型的特点1,在消费者的生命期内,C是不变的。2,消费支出受生命期内的YL和WR二因素的影响。73,每年中,WR将被消费掉的量。4,现期消费有赖于现期WR和生命期的YL。(五)评价1,贡献①突破了凯恩斯的绝对收入理论,提出了C受一生收入和财富的影响。②特别是提出了WR这一新变量,使对C行为的研究更科学。2,不足①对生命期NL的预期不确定(办法是用平均寿命)。②对一生收入YL不确定(也可克服)。8③重要的是,没有考虑收入分配的影响,因为MPC递减。这也正是11章增长理论中新剑桥学派的特点。三、持久收入理论(一)概述1,认为消费不是取决于现期收入,而是取决于长期的平均收入或持久收入。2,持久收入函数为:C=cDI其中c为边际消费倾向,DI为持久收入。(二)对持久收入的估计91,由于消费取决于持久收入,当收入提高时,人们要估计这一收入是持久性的还是暂时性的。暂时性的收入不影响消费行为。2,可将持久收入估计为去年的收入加上今年收入变化的一个百分比,即:DI=Y-1+θ(Y-Y-1)其中0<θ<1=θY+(1-θ)Y-1式中θ为现期收入变动对持久收入产生影响的参数;Y-1为去年的收入。公式表明,持久收入是现期收入与上一期收入的加权平均。(三)持久收入理论中的边际消费倾向10
宏观经济学全部课件宏观经济学第九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