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阿基德原理.doc


文档分类:IT计算机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1、教学内容分析 阿基米德原理是初中物理知识中的一个重要物理规律,是初中物理课程的重要教学内容。传统物理教学中对这一内容的教学多采用传授式教学方法,往往是停留在死记原理内容、生搬硬套公式的水平。因此,该课教学应采用探究教学方法,使学生明白阿基米德原理这一知识的生成过程,更深刻的理解这一原理的内涵,同时有利于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2、学习者分析 我所教的班级,两极分化严重,计算能力比较差。在前面的教学过程中,已经重点强调了相关内容,为进一步学习《阿基米德原理》做好了准备。应给学生提出问题或猜想的机会,并给予学生验证猜想的机会。3、教学设计 首先创设问题情境,用实验手段让学生认识下沉的物体也受浮力。然后在学生动手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分析、归纳的方法提出物体所受的浮力跟它所排开液体的重力相等的假设。最后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设计和实验操作去检验这一假设。4、教学过程设计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浮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2、能说出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二、过程与方法:探究阿基米德原理实验过程,进一步练习使用弹簧测力计测浮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运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实际问题,意识到物理与生活的联系。教学重点:阿基米德原理及其探究过程。教学难点:正确理解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教学资源准备:多媒体课件、弹簧测力计每组1只、物块每组1块、溢水杯每组1套、烧杯、水等。教学过程:一、?浮力的方向是怎样的?。二、新课教学(一) 浮力的影响因素1、排开液体的体积2、液体的密度(二)探究阿基米德原理:?注意引导学生与旧的知识相互结合,利用“推导法”解决这一问题。利用已有知识进行推导,∵ρV=m,mg=G,∴ρ液V排=m排,m排g=G排∴F浮=G排最后确立假设:浮力的大小等于排开液体的重力。:浮力的大小跟物体排开液体所受重力的关系。引导学生思考设计实验方案需要解决的两方面的问题:①如何测量物体受到的浮力。②如何测量被物体排开的液体的重力。在此基础上确定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步骤,需要记录实验数据和表格。实验所需的器材:弹簧测力计,石块,盛有液体的烧杯,溢水杯,小桶等。 指导学生按步骤实验:①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G桶;②用弹簧测力计测出小石块的重力G物;③将石块体浸没在盛满水的溢水杯中,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拉;④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盛水小桶的总重力G桶+水;⑤计算出小石块受到水的浮力F浮和排出水的重力G排。实验数据记录在表格中。把上面的数据填入到下面的表格中,次数物体所受重力/N物体在水中弹簧测力计读数/N浮力/N小桶和排开的水受到的重力/N小桶的重力/N排开水所受到的重力/N1      2      师生分析数据,总结归纳出阿基米德原理:(1)内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的重力。(2)表达式:F浮=G排(3)导出式:F浮= G排= m排g= ρ液 gV排注意:结合例题指出利用阿基米德原理解决浮力问题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原理中的“浸入液体里的物体”包含两种状态,一是物体的全部都浸没在液体中,二是物体的一部分浸在液体中,一部分露出液面。(2)G排是指被物体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它不是物体的重力,也

阿基德原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xyb333199
  • 文件大小29 KB
  • 时间2019-09-0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