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不会系鞋带的数学家.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2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2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2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人如果活得有趣,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他一天会把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都不会让他变得乏味,或许正相反。生活中的埃尔德什是一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数学奇才”。在普通人看来,数学家的传记大概是所有科学家传记中最难写得好看的,因为他们终日与之打交道的对象是人们虽然离不开但也不那么感兴趣的数字,另外,他们的道具也很简单,除了纸笔,数学家们通常没有什么实验设备,这就更增添了其工作的枯燥性。但事实是,人如果活得有趣,无论他从事的是什么职业,也无论他一天会把多少时间花在工作上,都不会让他变得乏味,或许正相反,他会以自己有趣的生活去感染别人,让更多的人都变得有趣起来,埃尔德什就是一个例子。 1986年,美者保罗·霍夫曼第一次见到了数学家保罗·埃尔德什。在此后的10年间,他一直追随着这位数学家,“一天连续19个小时不睡觉,看着他不断地证明和猜想”,直到埃尔德什去世。《数字情种》一书所记录的就是这段长达十年的数学之旅中他所看到的、听到的故事。埃尔德什平常喜欢说的一句话是:“一个数学家就是一台把咖啡转化为数学定理的机器”,这话并非完全没有道理,但就说这话的数学家本人来说,假如以此概括他一生的经历不免会失之偏颇。虽然埃尔德什在三岁时便能心算3位数的乘法,4岁时便“发现”了负数;虽然他在60余年的数学生涯中,在不同的数学领域内与大量合作者共同发表了1475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这个数字除了18世纪的瑞士奇才莱昂哈德·欧拉之外无人能敌);虽然在生命的最后25年内,他每天工作19个小时,以脑兴奋剂、浓咖啡和咖啡因药片来刺激自己,但埃尔德什显然并不同于那些永远沿着设计好的路线毫无纰漏却也毫无情趣地运转的“机器”。生活中的埃尔德什是一个连鞋带都系不好的人,但这并不妨碍他被人们称为“数学奇才”。他的某些工作方式是他身边的朋友和同事们难以接受的——比如说他会在凌晨5点钟的时候打电话给他的同事,仅仅是因为他“想起了意欲与这位数学家分享的某个数学结果”;或者是在凌晨1点刚刚结束工作休息,4点半便又跑到厨房去把锅碗瓢盆弄得一片响,以提醒同伴该起床了,而当后者终于跌跌撞撞地走下楼来,埃尔德什说出的第一句话不是“早上好!”,也不是“睡得好吗?”,而是“设n是整数,k是……”,尽管如此,他的朋友们仍然很喜欢与他共事,正如他的一位朋友所坦言的:“埃尔德什有一种孩子般的天性要使他的现实取代你的现实。他不是一个容易对付的客人,但我们都希望他在身边——就为他的头脑。我们都把问题攒下来留给他。”数字是埃尔德什的至爱,也正因此,人们很难想象他在每天十几个小时的工作之后还会有时间涉猎更多他感兴趣的领域,但事实却摆在我们面前:数字之外埃尔德什绝非书呆子。有一次,埃尔德什被介绍给历史学家拉乔思·厄列克斯,后者当时正在写一本15世纪匈牙利将军雅诺什·亨雅迪的传记。初次见面,埃尔德什用他见到一个陌生人时的惯用的开场白首先发问:“你从事什么职业?”而当他弄清厄列克斯的身分之后,立即追问道:“匈牙利军队在1444年瓦尔纳战役中惨败于土耳其的原因是什么?”孩子般的天性与智慧的头脑赋予了埃尔德什独特的魅力:纯真而且敏锐,而这使他在面对一些在别人看起来难对付的事情时,他可以做得游刃有余。与其它领域的研究一样,数学界的成果优先权之争并不少见;而与其它领域的科学家不一样,数学家没有任何试验结果的痕

不会系鞋带的数学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2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zbfc1172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19-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