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科2007年12月修订目录急诊岗位责任(值班)制度急救绿色通道管理制度急诊接诊、转(院)运与入院护送制度急诊抢救制度急诊程序与注意事项急诊首诊负责制度急诊病历书写制度危重病交接班制度急诊会诊制度急诊收住制度急诊科三级查房制度急诊病例讨论制度抢救室和观察病区医师职责急诊诊区规章制度急诊清创(手术)室规章制度创伤外科规章制度急诊医务人员教育与培训制度紧急外派抢救制度重大突发事件医疗急救汇报制度仪器设备使用维护制度急诊科院内急救预案急救中心紧急特发事件处理预案传染病报告及处理预案急诊轮转工作须知一、岗位责任(值班)制度急诊科工作人员(包括轮转急诊工作人员及急诊药房、检验、挂号收费等人员)应熟悉各自岗位制度有关条文,充分理解急诊工作中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度的重要性。急诊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并不得以不符合医院规定的理由推诿病人。工作人员上岗时做到衣帽整洁、佩带胸卡。实行首问负责制,全心全意为病患服务,做到态度和蔼,有问必答,工作热情、主动、认真负责。据医院规定,急诊科实行医疗服务承诺制。急诊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卫生部和我院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和医院工作人员守则,自觉学习遵守“执业医师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有关法规,增强法制观念。急诊科值班人员必须坚守本工作岗位,严守工作纪律,不得做与急诊医疗工作无关的事情,随时准备应诊、抢救病人。各科急诊值班医师在急诊科护士呼叫后必须在5分钟内到达急诊科应诊急诊病人。值班人员不得提前下班或迟到上班,准时交接班,一般情况不得私自调班或代班。如确实需调班,应经科主任的同意后,由排班医师改动排班表,然后上报医务科、人事科,责任到人,严防医疗事故发生。值班人员负责本班次急诊应诊和抢救等医疗工作,值班人员严格执行急诊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种常用的抢救常规、技术和抢救设备的操作程序。严格执行各种危重病抢救操作程序。各班次医师、护士职责按科室作统一规定,见排班表。为保证急诊医疗质量,临床各科派到急诊科工作必须为高年资住院医师以上人员,每次轮转6个月以上,预检护士必须为高年资护士,进修、实习医师和护士不得单独值急诊班急诊科每天上午交接班时,及时解决前一天发生的事情。实行每月一次及不定期进行的科务会制度,分析当月的医疗、护理中存在的缺陷、差错等,提出切实防范措施,确保急诊安全医疗,并做好科务会记录。急诊抢救室实行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担任的值班制度,负责急诊病人的抢救、会诊、观察、分流,协助科主任做好相应的协调工作。急诊科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和护士长应切实履行各自职责,分工负责具体工作,及时解决所遇到的各种问题,24小时随叫随到,建立考核制度。[调整合并部分条目]二、、准确、有效地进行,我科开设并实施急救绿色生命安全通道,即“急救绿色通道”:对危急重病人一律实行优先抢救、优先检查和优先住院原则,医疗相关的手续按情补办。2.“急救绿色通道”抢救范围:所有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或预见可能出现危及生命的各类危急重病人。3.“急救绿色通道”措施:1).急诊科以及抢救通道设定“急救绿色通道”醒目标志,急诊大厅设“急救绿色通道”流程图。2).急诊科设有24小时专职导(分诊)人员,包括1名护士和3名护理工,必要时可呼叫医院事务室安排护理工,随时迎接急危重病人入急诊抢救室抢救。值班护士立即准备好所需的必要抢救设备和备用抢救药品。3).急诊科值班医师和护士必须坚守岗位,在5分钟内投入抢救,急诊科呼叫院内抢救急会诊在10分钟内到达。4).对重大的抢救必须报告科主任,同时报告医务科(白天)或总值班(夜间),必要时由医务科组织医院抢救小组成员进行抢救会诊,也可以由急诊科主任直接请相关专业的抢救组成员会诊抢救。急诊科主任和护士长随叫随到,组织协调抢救工作。5).抢救病人登记在急危重病登记本上,并加“急救绿色通道”印章标志。抢救病人的处方、各种辅助检查申请单、住院单等加“急救绿色通道”印章标志。6).抢救病人用药可先用科室备用抢救药品,而后请家属补还,如为无主或无钱的危重病人由医院负责解决。7).设立独立的急诊药房、化验室和收费处,所有常规辅助检查包括X线、B超以及CT检查,实行24小时值班制,对危重抢救病人实行优先检查,一般情况下,30分钟内出具急诊检查报告。对极其危重和不能搬动的病人按需要进行床旁X线拍片、B超检查。8).对生命体征不稳定、需要紧急手术的抢救病人,由值班医师负责紧急通知手术室护士及麻醉师做好急诊手术的一切准备,医师、护士、护工紧急护送入手术室,同时由家属和陪人补办医疗手续,如为无主或无钱的危重病人由医院总值班签字决定,紧急手术由创伤外科负责,必要时有关科室在手术室紧急会诊。9).对危重
急诊科工作管理制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