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震级的规定(GB17740—1999)Generalrulerforearthquakemagnitude1999-04-26发布1999-11-01实施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1范围本标准是地震震级M测定方法和使用的规定,适用于地震测定、地震预报、防震减灾、新闻报道等社会应用。本标准不约束科学研究分析使用其他类型的震级。“地震震级M”是本标准规定的震级,其他类型地震震级必须冠以限制词与添置注释符号。如体波震级mb、近震震级ML、矩震级MW等。地震震级M用地震面波测定。深震(震源深度大于70km)与小震不能用地震面波测定时,可用《地震台站观测规范》(1990)规定的mb、ML测定。2定义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地球上任一点的运动。,相对于原静止点的距离。,其地动位移对时间的微商。。,因地震波随距离衰减所需加的校正值,其数值相当于该距离上测得质点运动速度为1μm/s时相应地震震级值。3地震震级M测定方法地震震级M,用震动面波质点运动最大值(A/T)max测定。计算公式为:M=lg(A/T)max+σ(Δ)式中:A—地震面波最大地动位移,取两水平分向地动位移的矢量和,μm;T—相应周期,s;Δ—震中距,(°)。测量最大地动位移的两水平分量时,要取同一时刻或周期相差在1/8周之内的振动。若两分量周期不一致时,则取加权和:T=(TNAN+TEAE)/(AN+AE)式中:AN—南北分量地动位移,μm;AE—东西分量地动位移,μm;TN—AN的相应周期,s;TE—AE的相应周期,s。量规函数σ(Δ)为:σ(Δ)=+。地震震级M应根据多台的平均值确定。表1不同震中距(Δ)选用地震面波周期(T)值Δ/° T/s Δ/° T/s Δ/° T/s2 3~6 20 9~14 70 14~224 4~7 25 9~16 80 16~226 5~8 30 10~16 90 16~228 6~9 40 12~18 100 16~2510 7~10 50 12~20 110 17~2515 8~12 60 14~20 130 18~,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应使用本规定地震震级。,应以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认定的地震震级
地震震级的规定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