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构造知识介绍
一、汽车简介
汽车是由动力驱动、一般具有四个或四个以上车轮的非轨道承载车辆,主要用于载运人、货物及一些特殊用途。
(一)汽车对人类的影响
汽车具有高速、机动、舒适、使用方便等优点,备受人们青睐。它极大地方便了人们的生活,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有效地促进了国民经济发展。许多国家都把汽车产业作为国家的支柱产业。
汽车产业的发展,能有力地拉动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的综合发展(图0-1)。有资料报道,每年汽车行业约消耗世界钢铁总产量的24%、橡胶的50%、石油的46%。日本经济高速发展的15年间,汽车工业产值增长了57倍,从而带动国民经济增长了36倍。同时汽车产业的发展,还能有效地促进城市的现代化建设,促进劳动就业。在美国,每六个就业岗位就有一个与汽车有关。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我国汽车相关产业从业人数将达一亿人以上。
图0-1 汽车产业的作用
汽车产业的发展,还能有力地推动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是集声、光、机、电、热、电子、化工、美工于一身的高科技产品,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一种零件以万计、产量以千万计、保有量以亿计、售价以万元计的商品,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使它成为各种高新技术争相应用的强大载体。同时,汽车产业是现代企业科学管理的集中体现,是大批量、高效率、专业化、标准化产业的代表。
有资料分析指出,汽车产业是一个1:10的产业,汽车产业1个单位的产出,可以带动整个国民经济总体增加10个单位的产出,可见汽车产业对社会、对人类的巨大贡献。但是,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在看到汽车对人类的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应该看到它的负面影响。全世界每年有40多万人死于车祸,1200万人受伤,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全世界6亿多辆汽车,每年向大气排放有害气体7亿多吨,严重污染了大气,危害人们的身体健康。如何趋利避害,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也是汽车技术发展的重要任务。(绿色环保)
(二)汽车发展简介
汽车诞生于1886年,是德国人卡尔·拂里特立奇·奔茨(Karl·Friedrich·Benz)(图0-2)在总结蒸汽汽车和前人经验基础上,设计制造出世界上第一辆装有汽油内燃机的三轮汽车,,最高时速18km/h。并于1886年1月26日获得世界上第一项汽车发明专利,该日子被人们定为汽车诞生日。同一年,德国人哥德里普·戴姆勒(Gottlieb·Daimler)设计制造出第一辆装有汽油内燃机的四轮汽车(图0-3)。奔茨和戴姆勒也因此被誉为汽车之父。
图0-2 汽车之父奔茨图0-3 戴姆勒和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
汽车的诞生,极大地“缩短”了时间和空间,改变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引起了众多国家重视,纷纷创办汽车制造厂,使汽车工业迅速崛起。世界主要汽车公司(工厂)创建时间见表0-1。
从统计数据看,,其中轿车占近70%。世界平均每千人汽车拥有量为100辆,美国千人汽车拥有量达780辆,居首位,我国为16辆。
2003年世界汽车年产量达5500万辆,产量前10名的国家见表0-2。我国已经跃居世界第4位。
2003年世界汽车制造商汽车产量排名见表0-3。
由上述数据分析可见,世界汽车产业已初步形成了“6+4”的格局,即通用、丰田、福特·沃尔沃、雷诺-日产、大众、戴姆勒-克莱斯勒等六大集团公司和标致-雪铁龙、本田、现代、菲亚特等四个独立厂商。%,垄断了全球汽车市场。市场竞争依然激烈,重点在亚洲。由于我国汽车市场潜力巨大,所有上述大汽车集团,均已进入我国。
(1)汽车工业创建成长阶段(1953~1981年) 在计划经济指导下,国家集中资金,创建了第一和第二汽车制造厂,奠定了中国的汽车工业基础。第一汽车厂于1953年7月在长春破土动工,1956年7月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载重汽车,结束了中国不能生产汽车的历史。 1958年5月生产出第一辆“红旗”牌轿车。第二汽车厂于1967年4月动工兴建,1975年7月投产,主要生产东风牌载货汽车。在这个历史时期,由于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影响,先后形成了二次“汽车热”,全国各省市自治区都办起了汽车厂,全国汽车企业达2000余家,除部分基础较好的汽车厂(南汽、上汽、北汽、济汽、川汽、陕汽等)外,大多数是产品重复、“小而全”、质量差。产品类型主要是中型货车,出现“缺重少轻,轿车基本空白”的局面。至1981年,。
(2)汽车工业改革开放阶段(1982~1993年) 1982年,中国汽车工业公司再次成立。1985年,中央在“七·五”规划中,把汽车工业列
机动车构造知识详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