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美国次贷危机成因复杂,既有深厚的社会文化基础和货币政策因素,也是金融机构违规操作的结果;危机不仅启示人们要理性消费、居安思危,加强信息披露和金融监管,还启示人们减少个人和企业的税收,提升国民消费能力,才是振兴经济和促进经济持续发展的保障。关键词:美国次贷危机;中国经济发展一、次贷危机的来龙去脉美国次贷危机,全称为美国房地产市场上的次级按揭贷款危机。美国人购物尤其是购买住房等高档商品,大多采用抵押贷款方式分期付款。通常,美国银行把能够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优级,把那些不能按时付款的消费者的信用级别定为次级。自2001年初开始,美国采取压低银行利率的措施,向次级信誉的消费者大量抵押贷款,以刺激消费,拉动经济增长。次级按揭消费者往往把自己的房产等财产抵押给银行,大量向银行贷款,致使美国信贷宽松,金融创新活跃,房地产和证券市场价格快速上扬,次贷的条件和限制措施也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施。应该承认,次级贷款业务为信用等级较低或收入不高者提供了贷款,让他们圆了拥有自己住房的梦想,对美国经济的发展和国民福利的提高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银行在得到大量次级按揭抵押财产后,又将其转手上市转变成基金,卖给各国投资者,以达到甩掉包袱、分散风险的目的。近年来,次贷危机成为影响国际经济环境的不确定因素,给全球金融和经济带来损失的规模和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为了刺激经济,美联储采取了极具扩张性的货币政策。经过13次降息,到2003年6月25日,%下调至1%,并一直保持到2004年6月30日。利率低到了1%,贷款买房又无需担保、无需首付,且房价一路攀升,房地产市场日益活跃。可是,次贷的收益建立在一个贷款人信用低的基础平台上,一旦贷款人无力如期付息还本,放贷机构将蒙受巨大损失,风险甚大。为防止市场消费过热,2005年到2006年,美联储先后加息17次,利率从1%%。加息效应逐渐显现,房地产泡沫开始破灭。贷款机构无法收回贷款,而房价又不断贬值,出现资金周转困难。新世纪金融公司首当其冲因频临破产被纽约证交所停牌。。美国政府为刺激经济复苏的宽松的货币政策促使了次级抵押贷款的迅速增长和美国居民的过渡消费,造成了资产价格泡沫;监管制度的漏洞和监管手段的不足使金融体系的风险逐步积累,是导致此次危机的主要原因;华尔街的经济精英们违背信用原则,漠视风险控制,缺乏制衡机制,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迷狂中陶醉,将社会责任抛诸脑后;而究其根源在于金融创新中对于信用风险的控制不当。次级抵押贷款是面向信用较差、收入较低、负债率和违约率较高的借款人提供的贷款。这样我们看出次级抵押贷款的目标客户原本是在放贷过程中需要严格审查的人群。然而,在利益的诱惑下,部分美国银行和金融机构违规操作,忽略规范和风险的按揭贷款、证券打包行为有关。在美国次级房贷的这一轮繁荣中,部分银行和金融机构为一己之利,利用房贷证券化可将风险转移到投资者身上的机会,有意、无意地降低贷款信用门槛,导致银行、金融和投资市场的系统风险的增大。。虽然经营次级抵押贷款业务的金融机构为了规避风险,便通过资产证券化,但是这种风险的转移只是将风险转移到了资本市场。发放贷款的金融机构虽然降低了风
美国次贷危机的原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