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教研室沈旎 问题陈述 调查活动是指为了解某一自然或社会现象而有目的、有计划地收集被研究对象的信息,借以发现问题或形成结论的研究方法。调查的问题既可以是有关人的,也可以是有关事或物的。 按调查的方式不同,调查活动有座谈会、访问、调查表、问卷、实地考察等形式。调查是运用相当普遍且有效地收集第一手信息的方法,也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习过程中最常用的、最有效的活动方式。在一个主题活动中,可能要经历多次不同方式的调查,有的调查是为了发现问题、确定问题,有的调查是为了形成结论,还有的调查是为了验证活动结果。在中年段的调查活动中,主要是从看一看、问一问、找一找等比较浅显的活动方法入手。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及活动能力的发展,学生采用的调查方式也会变得更理性、更科学、更系统,逐渐接触到问卷调查、访谈等调查形式。教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才能使调查活动更深入,并提高此类活动的效率呢? 内容提要 本文将在中年段学生调查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与提升,介绍各类调查活动的一般步骤,并重点阐述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的教师指导策略。 一、调查活动的基本要素及一般步骤 二、问卷调查活动的指导策略 三、访谈活动的指导策略 方法与策略 一、调查活动的基本要素及一般步骤 策略一:了解调查活动的基本要素,明确在调查活动中能做什么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调查活动时,必然会遇到这样三个问题:(1)、谁来做调查?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做调查;(2)、向谁做调查?能回答问题的一组人;(3)、调查什么?围绕某一主题的一系列问题。这三个问题的回答便是调查活动的三个要素:调查者、调查对象、调查的问题。。学生作为调查者,他们的知识、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与寻找事实的方法,都会渗入调查过程而发生很大作用。教师有必要指导学生如何做一个好的调查者,一个好的调查者必须善于观察问题和发现问题。(1)调查者应该是客观的,没有个人偏见的;(2)调查者应该记录下真实观察到的东西,而不应该为某种目的而拼凑数据和资料;(3)调查者有严谨、细致而不是粗疏的工作作风;(4)调查者应该有计划地做调查,而不是盲目地今天做这个,明天做那个;(5)调查者应该采用正确的调查方法,摈弃不科学的方法;(6)调查者应该会有条理地、准确地将自己所观察到的东西和自己的观点写成文章,展示给他人。。被调查者对所进行的调查的态度、对调查者本人的态度以及他们在调查时的心情等,都对调查起着很大的作用。如果他们在调查者面前隐瞒或歪曲某些事实,那么,就会使调查者难以获得真实的信息。 因此,在调查过程中,必须培养学生与人交往的基本能力,必须争取被调查者的合作,让他们以一种正确的心态来对待调查。也就是说,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取得被调查者的信任,使他们没有顾虑,真实地反映他们所知道的有关信息。 调查的问题是调查的第三要素。 首先,要确定什么样的问题适合采用调查的方式来解决。需要对所调查的问题进行界定,如果想调查“培优”这种现象,就必须先给“培优”下一个定义,必须搞清楚什么样的活动被称为“培优”,把它与其它不属于“培优”的现象,如艺术活动等区分开来。 其次,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使它由杂乱变为有序。例如,从不同的侧面对“培优”这一现象的调
调查活动的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