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自理,能够自立——勤劳动校本课程勤劳动校本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相互追自理,能够自立。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是我们的目标,让孩子们一件件自我服务中,树立自立的意识。亲劳动课程开展了一个学期,我们的学生初步具有了一定的自我服务能力,能自己穿衣叠被、能自己做简单又营养的饭菜、能进行简单园艺劳动……这些都说梦我们的校本课程在开学初设定的课程计划和课程实施上有序地推进着。首先,我们回顾一下本学期校本劳动课程走过的历程:一、课程背景和目标:(一)、课程背景1、基于现今学生的劳动意识及能力现状。2、完善与充实学校勤文化建设的需要。3、劳动本身的意义与价值体现。(二)、课程目标——爱劳动会劳动能幸福生活(1)养成适应现代家庭生活的健康公民。(2)充实日常生活所需的基本知识技能。(3)启发学生美化生活的志趣与理想。二、课堂实施途径我们的理想课堂是自由、开放、创新、扎实、精彩、实践的课堂。所以,我们以此为目标打算用以下不同的形式组织教学1、课堂教学。2、校内实践基地。手工作坊、劳动基地等。3、校外实践基地。组织学生参观感受传统与现代劳动的魅力,并能亲手动手实践体验。三、本学期课程推进计划1、继续完善课程方案及校本教材。2、课时保障。新学期一到六年级每周一节校本课为劳动课。3、依托校本教研组探索常态课堂,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展开不同课型的研究。4、建设劳动实践体验岗。5、继续开展劳动主题月活动。开展劳动创造比赛及技能趣味比赛等活动。6、实施过程评价。以学期任务驱动表为目标指向,全面引领学期教学活动。四、评价与积累(一)、评价方法1、实施过程评价。以学期任务驱动表为目标指向,全面引领学期教学活动。2、开展劳动创造比赛及技能趣味比赛等活动。(二)、过程积累1、照片与视频。2、学生心语。3、PPT。4、个性小报。5、专题网站。6、成果展示。……接着,我们来总结一下课程实施了几个学期后任课老师们的感受:在实践中成长校本劳动课程没有固定的教学教法,老师们在实践中摸索出一个有效的教学相长的模式
勤业小学教师周值表-常州勤业小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