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心力衰竭诊断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根据心衰发生发展的过程,从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进展成器质性心脏病,出现心衰症状直至难治性终末期心衰,可分成A、B、C、D四个阶段,从而提供了从“防”到“治”的全面概念[3]。这四个阶段不同于纽约心脏学会(NYHA)的心功能分级,是两种不同的概念。2010-4-32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阶段A为“前心衰阶段”(Pre-HeartFailure),包括心衰的高发危险人群,但目前尚无心脏的结构或功能异常,也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这一人群主要指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等,也包括肥胖、代谢综合征等最终可累及心脏的、近年来的流行病,此外还有应用心脏毒性药物的病史、酗酒史、风湿热史,或心肌病家族史等患者。2010-4-33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阶段A这一阶段应强调心衰是可以预防的。60%~80%心衰患者有高血压。根据弗明翰心脏研究,高血压导致39%男性心衰和59%女性心衰;而控制高血压可使新发心衰的危险降低约50%。%发生心衰;50岁以上、尿白蛋白>20mg/L患者4%发生心衰,其中36%死亡;女性发生心衰的危险较男性高3倍。UKPDS试验表明,伴高血压的糖尿病患者应用ACEI、β受体阻滞剂,新发心衰可下降56%。2010-4-34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阶段A治疗应针对控制危险因素和积极治疗高危人群原发病:如积极治疗高血压、降低血压至目标水平,戒烟和纠正血脂异常,有规律的运动,限制饮酒,控制代谢综合征等;有多重危险因素者可应用ACEI(Ⅱa类,A级);血管紧张素受体阻滞剂(ARB)也可应用(Ⅱa类,C级)。2010-4-35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 阶段B属“前临床心衰阶段”(Pre-ClinicalHeartFailure)。患者从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已发展成结构性心脏病,例如:左室肥厚、无症状瓣膜性心脏病、以往有MI史等。这一阶段相当于无症状性心衰,或NYHA心功能Ⅰ级。由于心衰是一种进行性的病变,心肌重构可自身不断地发展,因此,这一阶段病人的积极治疗极其重要,而治疗的关键是阻断或延缓心肌重构。2010-4-36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 阶段B治疗措施: 包括所有阶段A的措施。‚ACEI、β受体阻滞剂可应用于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下的患者,不论有无心肌梗死(MI)史(Ⅰ类,A级)。ƒMI后伴LVEF低,不能耐受ACEI时,可应用ARB(Ⅰ类,B级)。„冠心病(CHD)合适病例应作冠脉血运重建术(Ⅰ类,A级)。…有严重血流动力学障碍的瓣膜狭窄或反流的患者,可作瓣膜置换或修补术(Ⅰ类,B级)。†埋藏式心脏除颤复律器(ICD)可应用于MI后、LVEF≤30%、NYHAⅠ级心功能、预计存活时间大于一年者。2010-4-37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 阶段B其他治疗:心脏再同步化治疗(CRT)的推荐尚无证据。不需应用地高辛(Ⅲ类,C级)。不用心肌营养药(Ⅲ类,C级)。B)有害(Ⅲ类,C级)。2010-4-38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 阶段C为临床心衰阶段。患者已有基础的结构性心脏病,以往或目前有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或目前虽无心衰的症状和(或)体征,但以往曾因此治疗过。这一阶段包括NYHAⅡ、Ⅲ级和部分Ⅳ级心功能患者2010-4-39急救中心刘雁冰心衰发生发展的各阶段和主要防治措施-- 阶段C阶段C的治疗包括所有阶段A的措施,并常规应用利尿剂(Ⅰ类,A级)、ACEI(Ⅰ类,A级)、β受体阻滞剂(Ⅰ类,A级)。为改善症状可加用地高辛(Ⅱa类,A级)。醛固酮受体拮抗剂(Ⅰ类,B级)、ARB(Ⅰ类或Ⅱa类,A级)、硝酸酯类(Ⅱb类,C级)等可应用于某些选择性患者。CRT(Ⅰ类,A级)、ICD(Ⅰ类,A级)可选择合适病例应用。2010-4-310急救中心刘雁冰
[医学]慢性心力衰竭诊断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