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古代时期福建寺庙雕塑佛像是怎么做出来的?.doc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古代时期福建的寺庙雕塑佛像究竟是怎么做出来的?大体上古代时期福建的寺庙雕塑佛像的制作按大小可以分为二类:(一)私供佛像:一般供于家中或者私人场所。多使用木雕为原材料,需要经过工匠细心选木,福建一带常用的有龙眼木,香樟木,檀香,红豆杉。由匠师对原木进行脱水脱油处理,拉锯等大型工具打形,再慢慢雕刻削形至最后完工,古代时期没有砂纸等等磨光工具,所以成品木雕都是工匠一刀一刀凿出来,且具有漂亮顺畅的刀痕纹路。至于流畅程度,就取决于工匠的雕刻水平了。有时仅仅区别平痕,佛像的收藏价值就有了天大的差别。(二)公供佛像:一般供于寺庙佛堂等公共朝拜场所。多使用泥塑为原材料,且从开基到最后开光都有一套严格的讲究。福建地区的礼节需要通过投“杯”来向神明询问开基的日期,时辰,以及择土的位置。(使用那个位置的泥土为神明塑金身)大流程确定后,使用原木或者绳草捆扎金身骨架。也有使用堆砌法起架。然后使用择土后的泥土材料混合纸浆,细稻草丝雕塑。在投“杯”后按流程进行金身雕塑塑造,待完成后对雕塑进行脱水。再进行细节修补,最后上过黄土层,纸浆层。增强雕塑金身的韧性,有着保护壳的作用。结束步骤则是对雕塑外表进行漆线雕,贴金,上色上光。这样流程下的雕塑,牢固性和保存性极好,也是几千年前流传至今的原因。厦门有家公司也走这样的流程,这里的雕塑过程就是现场围观偷师到的。这种已经少人知道的事情,更应该拿出来分享。避免广告嫌疑,不提公司名字。想表达的是,日新月异的今天,真的什么都需要量产?如果有一天,信仰就这么被量产了。。。。没有原则,没有礼节,没有规则,没有束缚,什么都是机械化的铺张输出。。。物欲彻底淹没了精神。

古代时期福建寺庙雕塑佛像是怎么做出来的?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n22x33
  • 文件大小15 KB
  • 时间201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