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冠脉综合征 诊治原则
黄石市中心医院
急诊科刘丰泉
1
冠心病
稳定型劳累心绞痛
(暂时的心肌缺血)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不稳定型心绞痛
急性心肌梗死
(严重的持续的心肌缺血)
2
一、ACS 概述
分类病理生理
3
㈠ ACS 分类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 包括: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
无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NSTEMI
(大部分演变为非Q波心肌梗死)
ST段抬高的急性心肌梗死 STEMI
(大部分演变为有Q波心肌梗死)
猝死(无证据)
共同的病理生理基础是不稳定的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伴随的血小板聚集、血栓形成从而导致急性、亚急性心肌缺血
4
㈡ ACS的病理生理基础
1、血管病变与不稳定斑块的演变
(1)稳定斑块
特征:冠脉粥样硬化斑块表层胶原纤维含
量多、厚,炎症细胞少,斑块不易破裂
(2)不稳定斑块
特征:斑块纤维帽薄、脂核大,尤其斑块
肩部炎症细胞多,斑块易破裂,稳定性差
当斑块内膜损伤或破裂时,内膜下基质蛋白暴露,促血小板和凝血因子激活,促进血小板聚集,形成血小板血栓
5
ACS的病理生理基础
2、急性血栓形成
一旦斑块破裂,便激活血小板和凝血系统,在破裂斑块的基础上形成血栓
半数以上的病例首发AMI和心脏猝死出现在冠脉狭窄<50%
6
ACS的病理生理基础
当损伤较轻,形成的血栓以血小板为主
——白色血栓,为非闭塞性的,冠脉血流没
有完全中断,表现为 UA 或 NSTEMI
当损伤严重,则在血小板血栓的基础上形
成以纤维蛋白和红细胞为主的闭塞性血栓
——红色血栓,冠脉血流完全中断
ECG 表现为 ST段抬高
7
㈢ ACS转归
急性冠脉综合征
无ST段抬高 ST段抬高
NSTEMI
UA NQMI QMI
8
诊断依据
所有胸痛或胸部不适的患者,应确定CAD引起急性心肌缺血的可能性
应做早期判断,依据三项:
1. 心绞痛类型(症状)
2. ECG
3. 心脏损伤的生化标记物
9
诊断依据
1. 心绞痛类型(症状)
心绞痛由原来的“典型”→不典型
诱发因素、疼痛部位、疼痛程度
持续时间、伴随症状、缓解方法等
——不稳定性心绞痛
10
医学课件-急冠征12.1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