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鹿鸣》【教学设想】《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鹿鸣》,《诗经·小雅》篇名,也是《小雅》第一篇,《诗经》中所谓四始之一,为先秦时代华夏族诗歌。全诗三章,每章八句,是周朝宴饮群臣宾客的一首宫廷乐歌。尽管其中有些诗句人们耳熟能详,但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真正理解起来却并非易事。因此,本着“以学为主”的原则,这次课堂教学就化难为易,化繁为简,以读悟理,以读悟情。【教学目标】《诗经》的基本知识,有感情地诵读诗歌。2培养结合注释初步读懂古诗的能力;品味、体会文章的内涵,提高把握作品思想感情的能力。。【教学重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背诵。【教学难点】诗歌主旨的把握,比兴手法的运用。【教学方法】朗读教学法、问题探索法、讲练结合法、归纳法诵读法【教学设计】导入背诵《诗经·小雅·采薇》节选出示《诗经小知识》,指名读。出示“不学诗,无以言——孔子”,齐读。问:谁知道这里的“诗”指什么?(《诗经》)师:大圣人孔子对他的儿子孔鲤说:《诗》是语言的精华,不学语言的精华,就不能形象而准确的说话。是啊,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国人的精神家园,传承了千年,我们应当继承和发扬。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诗经·小雅·鹿鸣》篇,感受诗经的魅力!(板书课题)新授(一)初读文本,整体把握出示文章,师范读,提出听读要求:听清字音,注意节奏。出示生字,指名读,齐读。自由读文章,指名分章朗读,齐读(读准字音,读出节奏)结合注释和译文理解诗意。结合注释和译文,自学诗文,疏通文意,提出不理解的地方。检查自学效果:出示通假字,简介通假现象,指名回答字意。c本诗分三章,接下来老师和大家合作,我逐章读诗,你们读相应的诗文,我们来个诗文对读。3、师简介,过渡。《鹿鸣》是《诗经》中保存最早的一篇祝酒辞,也是一首祝酒歌,即在宴会上所唱的歌。(二)品读文本,感悟诗意1、a、提出问题:主人请的什么人?(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嘉宾君子(板书)你认为什么样的人可以称之为“君子”?(品德高尚、博学多才)你知道古诗文中有哪些描写君子的诗句?(生答,出示)谦谦君子,温润如玉。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齐读本诗中主人是如何称赞来客的?指名回答。出示:“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指名结合译文说出意思。创设情境,表演朗读:假如你就是主人,在座的就是你请来的嘉宾,你来模仿主人称赞一下来宾吧!指名(可加入动作)师示范。全班起立,齐诵(对着听课的老师)提出问题:主人是如何待客的?浏览,找出文中相应的句子,指名回答。小结归纳:《诗经》板书)假如你是来的宾客,受到主人如此款待,你此时此刻的心情怎样?(高兴、开心、受宠若惊、感动)提出问题:那你知道主人此次宴客的目的是什么吗?用诗中的话告诉我。指名回答,出示:“人之好我,示我周行。”读出译文。b、原来主人请客的目的是向嘉宾请教治国的大道理。由此你可以猜想主人的身份是——君王。据说《鹿鸣》反映的正是周王宴会群臣、宾客的盛况。君王以隆重的仪式欢迎宾客,奉上丰盛的礼物,待之以醇美的酒菜,这体现了君王对臣下的以诚相待。那么,群臣、宾客会怎么说、怎么
诗经·小雅·鹿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