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及时了解基坑开挖产生的土体水平位移,保证基坑、周边道路及建筑物的安全,指导基坑、开挖施工,必须进行有效监测。现场监测的结果用于信息化反馈优化设计,使设计达到优质安全、经济合理、施工快捷的目的。通过监测数据可判断前一步施工工艺和施工参数是否符合预期要求,以确定和优化下一步的施工参数,做到动态设计、信息化施工。通过监测收集数据,为类似工程设计、施工及相关规程的制定积累经验。监测依据:本项目设计图纸;《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GB50497-2009)《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T12897-200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支护结构水平位移、竖向位移:每个基坑布置4个观测点。水平位移速率报警值3mm/天,累计最大40mm,竖向位移速率报警值3mm/天,累计最大30mm。2、周边地表竖向位移:分别距离基坑围护桩3m、5m布置地表监测点,每个基坑8个测点。地表沉降报警值50mm。高速路面、地表裂缝:在顶管沿线地表布置9个沉降监测点,间距13m;当原有裂缝增大或出现新裂缝时,及时增设监测点。每一条裂缝的测点至少设2组,测点设置在裂缝的最宽处及裂缝末端。地表裂缝报警值宽度达10mm。(1)高程基准网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区域以外(大于4倍基坑深度)的稳固建筑物上布设基准点。共布设3个。工作基点的布设以方便沉降监测,且相对稳定为原则,埋设方式同基准点。可随施工进度的推进和施工现场通视情况临时增设。保护措施:为防止基准点破坏,基准点埋设在不同建筑物上,共布设3个。如果某个基准点被破坏,在附近稳定建筑物上立即补埋。高程系统:独立高程系,。技术要求:由基准点与工作基点组成基本控制网,构成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每1月检测1次,稳定后每2个月检测1次,基准点稳定标准为每次测量平差后高程之差小于±。当发现数据异常时立即复测。高程基准网按表1所示的技术要求进行观测。±(n为测站数)3检测已测高差较差±(n为测站数):观测使用DS05级水准仪,DINI03电子水准仪及配套铟瓦条码水准尺。观测前和使用过程中仪器及标尺定期送国家计量单位检定认可,确保仪器设备处于受控状态;测量过程中按规范定期进行i角检测,保证i角≤±15″。技术措施:为保证精度,在本工程基准网测量中,强调采取以下措施:(1)水准观测在标尺分划成像清晰而稳定时进行。(2)水准测量的观测顺序为:后—前—前—后(3)同一测站上观测时,严格按表1相关要求控制前后视距差,不得两次调焦。(2)平面基准网基准点布设:在远离基坑施工影响区域以外(大于3倍基坑深度)的稳固建筑物上布设基准点。共布设4个。采用强制对中螺栓在基坑周边较高建(构)筑物顶部固定棱镜或贴片棱镜作为标志,如图3所示。保护措施:基准点安装在楼顶不易破坏的地方。坐标系统:采用独立坐标系
沉降监测方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