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朝鲜族宗教信仰特征
摘要:中国朝鲜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原居朝鲜半岛,其宗教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相互关系的兼容性、包容性;宗教信仰的特殊性、复杂性。
关键词:朝鲜族宗教文化多样性包容性差异性
作者简介:杨璐,女,汉族,出生年月 1986年11月25日,籍贯:吉林省延边洲,四川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道教宗教文化研究所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学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0)-20-0221-01
中国朝鲜族()是个古老的民族,原居朝鲜半岛,其宗教文化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主要表现在:历史演变与现实
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相互关系的兼容性、包容性;信仰状况的差异性、民族性;文化生态的特殊性、复杂性。
一、历史演变与现实存在的多元性、多样性
我国境内朝鲜族是以1900---1910年间迁入的移民为基础,以1910—1945年间迁入的移民为主体而形成的民族共同体。主要聚居在吉林省,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此外还分布在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朝鲜族的祖先居住在朝鲜半岛,所以,朝鲜族的宗教信仰与朝鲜固有的宗教信仰有着密切的的联系。迁入初期, 朝鲜族在生活上毫无保障、政治上受到歧视的情况下,宗教成为寻求超世安慰的一种手段。其宗教特点如下:
第一阶段,原始宗教阶段这一时期“万物有灵”的观念支配着远古人的思想,形成了对各种自然现象的崇拜。包括天地日月、风雨雷电、河流山川等。除最原始的自然崇拜,祖先崇拜,朝鲜族还有其特殊的图腾崇拜。其主要形式是对熊、虎、鸟的信仰。
第二阶段,以儒教为主,特殊传统宗教并存的特点。三国时期朝鲜民族主要信仰儒教、佛教和道教, 到了高丽和李朝时期则逐渐把儒教定为国教,并积极倡导儒教的思想。同时朝鲜族形成了特殊的传统宗教—萨满教。萨满教是在原始信仰基础上逐渐丰富与发达起来的一种民间信仰活动,萨满教的理论根基仍是万物有灵论。朝鲜族萨满教名称与其他一些民族有所不同,如称萨满教“巫俗”、称萨满为“巫堂”,称跳神或由萨满主持的一些祭仪为“固斯”(音译名),举行这些仪式便称“行固斯”或称“做固斯”等等[1]。有人甚至因此怀疑朝鲜族的“巫俗”不是萨满教,而可能是巫教的一种,但从其历史演变过程和宗教本身的存在状态分析朝鲜族的巫俗无疑是东北亚大陆萨满教的一种,是朝鲜族自身的民族习俗与宗教信仰的结合,故形成了其特殊的传统宗教。
第三阶段,形成多种民族宗教并存的格局。近代,在西方资本主义势力东侵影响下兴起的开化思想浪潮中,朝鲜民族逐渐接受了基督教、天主教等外来宗教,同时,他们也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宗教,东学教系统的天道教、侍天教、济愚教、青林教;檀君教系统的大宗教、元宗教等本民族宗教。东学教系统的有天道教、侍天教、济愚教、青林教[2]。伪满洲国建立以后,由于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府对宗教采取扶植、利用、控制的政策,天主教、儒教等逐渐成为精神上束缚各族人民的工具,朝鲜族的民族宗教则受到日本帝国主义和伪满政府的严密监视和限制,几乎完全消失。
第四阶段,以基督教为主多种宗教并存。天主教和基督教在朝鲜民群体中得到了不断的扩大和发展。但建国后消
浅析朝鲜族宗教信仰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